柳如歌想了想,还是不想放弃,于是抱着这本书对父亲说:“爹,我对医书很感兴趣,我想学习认字。”
柳父看着女儿认真的小脸,也收起了逗弄之心,正色的问道:“你想学医?”
柳如歌肯定的点点头。
柳父好奇问道:“为什么?”
在古代,学医的女子是非常少的,有女子不方便外出的原因,还有就是学医,当大夫一般都是男子,女子除非在宫中当医女。
柳如歌不能说出,自己在现代学习了十多年了,不想放弃。只能找借口道:“看到爹总是要吃药,女儿想多学习,以后也能给爹看病。”
柳父没想到女儿是为了自己,瞬间眼睛有点起雾,按了按眼角,感动的夸赞道:“真是我的好女儿。”
柳如歌看到父亲感动的样子,也莫名有点心虚呃说的也不是假话,确实是有这方面的打算,想着学好后能帮助父亲调理身体。
于是,收起心虚,接着说道:“爹,我想先跟你学认字,这样以后就可以自己学习了。”
看着柳如歌亮晶晶的眼睛,柳父答应道:“那正好,要给你弟弟启蒙了,明日你们就一起学习三字经吧。”
呃三字经
呆住五秒钟好吧,三字经就三字经吧,先学起来。
小宝对于父亲要给他启蒙了,还是有些排斥的,还是很想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
现在知道姐姐和他是一起的,就非常高兴,大声叫道:“太好了,和姐姐一起学。”
柳如歌看到小宝高兴的样子,心中想到:小屁孩咱俩可不是一个进度,姐姐学习的进度会快到飞起,你是赶不上的,后期还是你一个人学习的。
一家人从后院回到主屋,柳如歌对父亲说了她家后山的地被人种了的事情。
柳父的神情有些严肃,问道:“村长怎么说?”
柳如歌回道:“村长爷爷说他先去查查看,等知道是谁家偷种后再来告诉咱们。”
柳父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于种地这件事,他也是很心虚,那也没办法,他和秦氏都不擅长。
柳如歌想到家中的粮食问题,暗想道:那这些年自己家是靠什么生存的,一家人能活到现在也是不容易。
于是就迟疑的问道:“爹娘咱家粮食没有收益,那咱们都是怎么怎么生存的?”
柳父这几天吃了柳如歌带回来的药,咳嗽的症状有些好转,咳嗽的次数都减少不少。
谁想到“咳咳咳咳咳咳”的咳嗽声又响了起来。
秦氏赶紧上前去给柳父拍背,装作没有听到柳如歌的话
柳如歌现在也是觉得相当好笑,看来这对父母有时也很是幼稚。
想到现代时的父亲和母亲,和眼前的两人性子完全不同,从小父亲对他的教育比较严厉,父亲一直都是比较严肃的,可能和他是军人的性子有关。
母亲性子温婉一些,母亲也是一名医生,加班工作更是常态。
所以从小的时候,她就特别独立,长大一些后都是住校生活,认真算起来,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出来工作之后,一家人相聚的时候更不多了,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来到古代,更有和亲人相处的感觉了。
柳如歌刚来的时候,能察觉出秦氏对她的观察。不知道秦氏是否看出什么,但现在秦氏对她真的很好。小宝也每日姐姐长姐姐短的叫着,柳父的脾气更是温和,一般的时候都是顺着她的。
因此,来到这里,柳如歌也很快接受了现在的家人们。想和他们一起好好的生活下去。
家里好些事情,他们不善长处理,小宝还太小看来还得自己亲盯着了,柳如歌暗自想到。
柳如歌抱着这本《神农百草经》回到自己的房间,把上边的灰尘擦干净,打开后想自己先认认,没准自己能够猜字看看,看懂偏旁也大概能了解点。
打开后,发现确实是高估了自己。
这本书籍和现代的完全不一样,古代书籍的字是竖着的,然后还没有标点符号。
现在柳如歌是更头晕了,文言文繁体字没标点
自己的学医之路任重道远呀!
看来自己,得快点学习认字了,不能仗着有千年的后的历史经验,就看清这里,想在这里混的好,也不容易的。
于是柳如歌又跑到堂屋中,询问柳父什么时候开始学习。
柳父对女儿的好学,很是满意,回复道:“就后日开始吧,明日给你们准备写字的工具。”
柳如歌听到这个,也想要一套笔墨纸砚,就说道:“爹,是给我们准备笔墨纸砚吗?”
柳父听到这话,心塞了一下,这时候的笔墨纸砚可是很贵的,家里的存银还是如歌得来的。
于是回答道:“先准备毛笔就成,你和弟弟两个人,先沾水练字吧。”说完也有些尴尬,不好意思看女儿的脸,施施然的走进了主屋。
柳如歌看到父亲这个样子,也是也是没有办法。
看来是家中的银钱不够,也对想到马上入冬了,秋收的粮食算了,这个也不能想,想了想没有。还要准备田产税粮
不能想了
这时候,屋外传来喊叫声:“如歌如歌你在家吗?”
听到有人喊自己,柳如歌连忙走到门外。发现来人是村长的小孙子马兴昊。
于是柳如歌问道:“是村长爷爷叫你来的吗?”
马兴昊点点头道:“我阿爷说,让你父亲和母亲也一起去。”
就这样,柳如歌一家四口来到了村长家。
柳如歌进门后,发现村长请来的不止他们一家人,屋中还有两个半大的少年。
两个少年都有些拘束,看样子大概十三四岁的样子,见到柳如歌一家进门后,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看到他们这样的表现,柳如歌大概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