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下来,至少济州岛名义上还是属于高丽的,每年还能拿到五千两的租金。
等到将来大明与大清和解了,到时候也可以直接向大明申诉,让大明还回济州岛。
大明的其他官员都比较好面子,没有陈柯这么霸道,索要回来应该比较容易……
在签署协议的时候,高丽王国也进行了一些争取。
比如提出济州岛上的高丽国民要保留原籍,不得驱赶他们。
对于这些条件,获得了陈柯授权的林平,都是直接同意了。
在此之前,林平负责的情报部门,已经对济州岛上的情况进行过勘察,知道济州岛上的常住人口并不多。
区区几万人口,对于东海郡王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林平带着热乎乎的租借协议回到了威海卫,陈柯当即下令已经准备就绪的水师出发,前往济州岛。
租借济州岛的根本目的是养马,但进攻倭国却也是真的。
从威海卫到济州岛,即便走靠近海岸线的稳妥航线,航程也不过七百公里,还没有从威海卫到泉州府的路程远。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炎军第一纵队被全部运抵了济州岛,开始在济州岛东岸的港湾附近安营扎寨。
华夏水师也在源源不断地向着济州岛集结。
光是13丈巡航舰,就来了六艘。
陈柯麾下的几座造船厂,一直没有停止13丈巡航舰的建造。尤其是泉州府的同安造船厂,本就有不少储备的木料,加上十五艘乌尾船拆下来大量上等木料,建造速度很快。
造出来的新巡航舰,直接由原本乌尾船上的水手驾驭,形成战斗力很快。
13丈巡航舰不断被建造出来,也让陈柯手中可调度的主力舰越来越多。
此外,十艘完成了改装炮船也全部抵达了济州岛。
这些原本配备24门火炮的炮船,被换上了24门制式的10斤加农炮,同时在露天甲板上增加了8门3斤炮,变成了32炮战舰。
这十艘拥有32门加农炮,但机动能力明显逊色于11丈巡航舰的战船,陈柯给它们的定位是近海炮舰,也称之为近海巡航舰。
原本隶属于郑家水师的大鸟船,也来了二十多艘。
这些大鸟船没有进行专门改装,只是在抵达山东后,进入崂山的胶州湾造船厂加装了一些红夷大炮。
随着海洋岛军械工坊和登州军械工坊的产能快速提升,华夏水师制式战舰上的火炮已经实现了制式化,不再需要此前搜罗到的各类红夷大炮。
甚至此前朝廷调拨,和从各处搜罗的佛朗机炮,也已经不太需要了。
因为陈柯已经决定将12斤野战炮作为纵队和师级炮兵火力,6斤野战炮作为团级炮兵火力,只剩下营级炮兵使用佛朗机炮。
作为营属火炮,轻便很关键,所以300斤以上的弗朗机炮基本就没有了市场。
吨位较大的红夷大炮和佛朗机炮被部署到了青州府境内的一些州县,作为城防火力。
吨位较小的,则被用来加强郑家水师那些战船的火力。
郑家水师的那些大鸟船、鸟船、草撇船虽然在淘汰名单上,但在新舰服役之前,它们依旧有用武之地!
毕竟,它们的战斗力在东亚这片海域并不算弱。
更何况它们数量众多,而数量在海战中同样也是战斗力!
这一次陈柯讨伐倭国,就调动了二十多艘大鸟船和百余艘鸟船、草撇船、广船,此外还有八十多艘纵火船。
各类战船加起来,足有两百余艘。
至于运载步兵的赶缯船、大型广船和沙船,也超过了一百艘,以确保一次至少可以投送一个师的兵力上岸!
兵力就位之后,华夏水师开始出动。
五月初五,华夏水师攻倭舰队抵达对马岛海域,对对马岛海域的倭国水师发起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