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周宏齐率领三个步兵团镇守泉州府,陈柯亲率剩下的四个步兵团从金门料罗湾出发,向台湾岛进军。
数百艘战船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跨过了海峡,抵达了澎湖列岛。
澎湖列岛上有郑家水师休整的据点,此前是海运时候方便商船躲避风暴的,现在正好成了水师的临时休整点。
休整两日,船队便再次出发,直接杀向了荷兰人占据的台江地区。
这个时代的台南地区,与后世有着不小的差别。
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台南沿海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潟湖,名曰台江。
潟湖有南北两个入口,南侧的大港入口,水面开阔,水深也大,适合大船通航,所以这里是荷兰人重点防卫的目标。
在大港入口的南侧,便是荷兰人在台湾岛最重要的殖民据点——热兰遮堡。
北侧的鹿耳门入口,口窄水浅,不适合船只通航。
不过,对于陈柯来说鹿耳门这个地点却更加熟悉。
上一世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走的就是鹿耳门这个入口,趁着涨潮通过,直接冲进了台江内海之中,打了荷兰人一个措手不及。
根据此前的侦察,热兰遮堡已经建成了,但位于台江东侧的赤嵌城,现在还没有,只有一个小小的据点。
考虑到郑成功收复台湾,都是1661年了,距离现在还有二十多年,有些堡垒还未开建也是正常。
郑成功需要避开荷兰人重兵把守的南侧入口,陈柯却不需要。
不就是热兰遮堡么?
轰平便是!
四艘13丈巡航舰直接大摇大摆地靠近了鲲身半岛和北线尾之间的大港入口,准备进入潟湖内……
热兰遮堡内的荷兰守军,在登州水师船队逼近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
大小一百多艘船只,想看不见都难。
荷兰人派驻在台湾地区的占领总督德包尔,匆匆来到城堡顶端,查看一番后,便赶紧下令驻守在台湾的船队出海拦截,同时前往爪哇求援。
登州水师先锋部队的四艘巡航舰,还未抵达湾口,潟湖内就冲出了几艘飘扬着荷兰国旗的战舰。
为首的是“赫克托”号风帆战舰,这是一艘排水量在600吨左右的三桅帆船,搭载各类火炮36门。
跟随其后的“格拉弗兰”号双桅战船也可搭载20余门火炮。
就连小型的单桅战船“玛利亚”号,都可以搭载10门以上的火炮。
此外,还有一艘打酱油的武装商船“白鹭”号,也搭载了10门左右的轻型火炮。
这些火炮都是加农炮,威力要比郑家水师船上的佛朗机炮强上不少。
这也是荷兰人虽然兵力不多,却也能在台湾岛立足的依仗所在。
本来,荷兰海军没有把来袭的明军水师当回事,他们还以为总督大人小题大做了。
在看到当面的明军战船后,荷兰海军顿时有些懵。
眼前的这几艘明军战船,与大明以往的战船相比,完全不同。
这种战船似乎有盖伦船的身影,但又没有盖伦船那高大的船艉,这到底是是什么船型?
这几艘战船居然都有三根桅杆,而且还是欧洲流行的软帆。
不过它们的软帆又与欧洲有些不同,似乎有横的,也有竖的……
还有这些战船,都配备了大量的炮门,也不知道那些炮门的后面部署的是前装炮还是后装炮……
“哈哈,明国海军居然逃跑了!”
很快,荷兰海军发现当面四艘明国战船,居然主动掉头跑了。
这让荷兰海军官兵顿时松了一口气。
看来大明水师虽然拥有了更大的战舰,但他们依旧不是一支强悍的海军。
拥有吨位优势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一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