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城中的大户人家去串门,上门就要哭一番,说他们对顾陌有多好有多好,自然也是能理解顾陌在丈夫尸骨未寒的时候打掉孩子改嫁的。
嘴上说着理解,但却将舆论往对顾陌不利的方向引。
季家的彻头彻尾的受害者。
但他们不知道,在他们之前,顾父顾母就已经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走了一波,先他们一步把该说的话都说了。
顾家也没撒谎,确实是季父季母一直劝顾陌打掉孩子,也是季父季母提出让小儿子兼祧两房的,
和现在季父季母的话也吻合的上。
但不同的是,顾陌打掉孩子,回到娘家,那是季父季母对她太好了,用自杀威胁她,她没有办法,不敢辜负二老的一番苦心,只能这么说。
而且,二老提出兼祧两房,已经造成了季淮盛和许泱泱的矛盾,她也是为了季淮盛和许泱泱的感情,才离开的。
所以她和季父季母那是双向奔赴啊,那是都在我彼此打算啊。
顾陌是满心感激的,即便离开了季家,回了娘家,也依旧挂念季父季母的好,时时刻刻都想要回季家去,可又怕自己回去徒增事端,让季父季母为难。
然而顾陌一番苦心,怎么现在到了季父季母嘴里,怎么就有点变味了呢?
“不是你们劝顾氏打掉孩子,打掉的,顾家那孩子我从小看着长大,是个没有心眼的实诚孩子,一向很听长辈的话,你们又是上吊又是自杀的,让孩子打掉孩子改嫁,孩子也是不想辜负你们的一番苦心,只能这么做了。”
事事都顺着你们依着你们,你们让人家打掉孩子人家就把孩子打掉了,都怎么在你们嘴里又成了无情无义之辈了呢?
还有给季父季母戴高帽的,也不知道是真心夸季父季母还是在阴阳。
”你们也太明事理了,能让儿媳妇打掉孩子改嫁,这可不是一般人,你们是真伟大啊,那孩子啊也一直记你们的好,听说已经对着顾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再嫁,要在娘家给你家老大守着呢,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可惜天意弄人啊,年纪轻轻的就让她,哎……”
季父季母,“……”
这情况怎么不如他们所想呢?
怎么都在夸顾陌?
能不夸吗?季父季母想要先入为主给大家灌输顾陌无情无义的印象,但问题是,顾家人先在他们之前串了一波门,让所有人都想起来,之前在季淮宇葬礼上的时候,季父季母可是当着所有吊唁的宾客劝顾陌,让顾陌打掉孩子再嫁,千万不要为季淮宇守着,他们季家二老都把顾陌当亲生女儿,不会耽误顾陌一生的。
当时是为了在人前立好公公好婆婆的人设,好在将来从道德层面上拿捏顾陌,也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二老是实心实眼的好人,就算对顾陌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顾陌说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
哪里知道会成为现在打脸的证据啊。
所有人都可以作证他们确实是说过要让顾陌打掉孩子改嫁这种话了,而且说的那么真诚,人家现在真打掉了孩子,你又到处阴阳人家无情无义,像话吗?
季父季母,“……”
想从城中的大户人家入手败坏顾陌的名声行不通了,相反,就算顾陌现在打掉了孩子,住在了娘家,但她对着祖宗牌位发誓这辈子要给季淮宇守着,她的名声反而更上一层楼,大家都觉得她有情有义。
至于打掉孩子,那不是没办法了吗?那不是季父季母要求的吗?她一个实心眼的晚辈,她能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宽长辈的心,她只能这么做了。
季父季母,“……”
从高门大户行不通,那就从市井入手。
季父季母找人去市井中散播顾陌的谣言,然而没想到,市井中早已有了各种各样的童谣流传,都是在说顾陌如何有情有义,说季家如何通情达理,说顾陌恶公婆如何相互奔赴的。
季父季母,“……”
造谣是造不了一点了。
季父季母气的差点心梗,“他们顾家就是故意的,他们早就防着我们了!”
“原本以为他们顾家都是忠厚之人,没成想竟然全是这等阴险之徒,如此算计我季家!”
其实也不算算计,因为顾家并没有败坏季家的名声,只是把季家高高的架起,让他们无法从舆论层面拿捏顾陌,抹黑顾家,甚至于以后他们要对顾陌做什么过分的事,也得藏好掖好,万无一失,一旦传出去,季家名声就会彻底完蛋。
“以前确实是我们小看这个顾氏了,没想到她藏得这么深,老大死了,她才露出了马脚!”
“现在要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她把老大唯一的孩子都给打了,让老大绝了后,让我们季家断了根,我是万万不可能就这样放过她的!”
季父季母现在都恨不得掐死顾陌了。
季父表情阴沉的可怕,“她不是说她在顾家祖宗牌位面前发誓了要守寡一辈子吗?我不信顾家敢背信祖宗让她改嫁。”
那时候流言蜚语也不会放过顾陌和顾家,除非他们打算让顾陌假死,然后把顾陌远嫁出去。
但他们季家,绝对不会让顾家的算盘成功的!
“她要守寡,那就回咱们季家守着!我们去把她接回来!”
守寡嘛,在哪里守不是守?顾陌要是为了顾氏的未出嫁的姑娘好,顾陌要是真的有情有义,惦记着季家对她的好,就不应该再留在顾家。
如果她坚持留在顾家不肯回季家,那就说明她心里有鬼。
正好,他们季家就可以当众拆穿顾陌和顾氏伪善的真面目。
而季父季母也相信,顾陌绝对不会那么轻易的就回季家来的,只要她不愿意回季家,季家就可以扳回一局。
于是,季父季母十分高调的跑去接顾陌了,一路上把顾陌夸上了天。
城中不少爱看热闹的百姓都跟在季家人的队伍后面,一起去了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