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芯儿回了房,李霖看着儿子说:“这事儿太子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我们没必要给芯儿太大压力。”
李慕点头称是,向父母行了礼,他也回了房。
转眼到了上元节, 太子已经向皇上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而钦天监的意思是过了上元节正月十六就是吉日。
上元节这日,街上热闹非凡,各地的商贩都赶来至此,因为每年的上元节锦城的花灯是最热闹的,有人赏花灯,那么其余的小吃什么的,自是不愁卖的。
这一日,常慕瑶老早就找李芯儿,姐姐还没入宫,请姐姐陪自己去看花灯,李芯儿出去,李慕肯定是要陪同的了,而太子也听闻到了消息,出宫和他们会面。
“姐姐,今年的花灯比往年的都要热闹呢,”常慕瑶眼花缭乱的看着街上的花灯。
“是啊,今年的上元节真热闹,”李芯儿也喜欢看花灯。
突然一个好看的鸳鸯花灯出现在李芯儿的面前。
“好美的花灯,”李芯儿感叹,她向四周看了看,又好奇的看了看哥哥。
“哥,这是你送的吗,”李芯儿问道。
但是她心里纳闷,不对呀,哥哥送的,那慕瑶怎么会没有。
一旁的香儿她们早在她身后看到了太子,但是接到眼神示意,纷纷假装看不见。
“喜欢吗,芯儿,”直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李芯儿才转头看到太子。
她唰的一下红了脸,“这是专门为你做的,花了我好几天的功夫才做好的,”太子站在她身后说道。
上元节太热闹了,到处吵吵嚷嚷的,但是李芯儿还是听到了他说话。
虽然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听到他的话,心里还是很暖,很开心。
“喜欢,”李芯儿点头。
“姐姐这个花灯真漂亮,”常慕瑶也赞叹不已。
李慕看到慕瑶羡慕的眼神,自责自己的粗心,但是今晚人多,他又不能随便离开去再找一个好看的花灯。
一行人在街上逛了一圈也就回了,第二日,是皇上下旨赐婚的日子。
正月十六这日辰时时分,宣旨太监到了李府。
“李大人,接旨吧,”赵公公尖着嗓门儿笑眯眯的看着李霖。
来宣旨的太监是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平日里有旨意都是专门的宣旨太监传达,这次皇上身边的赵公公亲自来传旨,看得出皇上对太子婚姻的重视。
“臣李霖携同全家接旨,”说完,李霖带着家人跪下接旨。
李晋年事已高,所以被恩准不必下跪,所以他就坐在李霖的一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霖之女李芯儿蕙质兰心,温柔婉约,娴孝淑德,朕与皇后甚是喜欢,今日将李芯儿赐婚与太子,与三月初八完婚,钦此!”赵公公笑眯眯的看着李霖,把圣旨递到他手上。
“李大人,请起吧,老奴恭喜李大人,李夫人了,养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皇上皇后可是赞不绝口呢,李大姑娘是个有福的,”赵公公看着李芯儿说道。
“李大人,好好准备婚礼吧,老奴这就告辞了,”赵公公完成了自己的事情,准备回宫,皇上身边的事儿还多着呢,他的赶回去处理。
“原本想请公公喝了茶再走,公公是皇上身边最得力的人,我也就不留公公了,下次喜宴,公公一定要多喝一杯才是,”李霖起身接过圣旨笑着对赵公公说道。
“那杂家就告退了,”赵公公领着小太监转身离去,小星儿极有眼色的跟了上去。
“小的送送公公,”小星儿跟着赵公公的后面往外走去。
快到门口时,小星儿拉着赵公公的手说道:“赵公公,您慢走,新的就送你到这了,辛苦你跑一趟,我们老爷万分感谢。”
赵公公也笑呵呵的回话:“李大人太客气了,老奴惶恐,今儿个起,李大人就是皇亲国戚了,能为李大人效力,老奴甚是荣幸,小哥儿请留步,老奴告退。”
小星儿送到门边,看着赵公公上了马车远去才转身回了院子。
李家一片欢天喜地,林家可就不自在了,户部尚书林渊下了朝回来,黑着脸坐在大厅里。
林夫人看着他脸色不对,忙上前询问:“老爷,这是怎么了,谁惹你生这么大气了,”说完给他倒了一杯茶。
“哼,这个不孝女,把她给我叫出来,”林渊喝了茶,吐出心里的浊气,冲着妻子喊道。
“雨儿,雨儿她做什么什么了,”林夫人一脸莫名其妙,自家女儿一直都是乖巧懂事的人,什么时候惹到老爷了。
“把她叫出来,”林渊脸色越来越差了,看着老爷发火,林夫人也不敢怠慢,转身命人去请女儿出来。
不一会儿,林欣雨从内室走了出来,看到爹爹脸色铁青,心里慌道:“爹爹这是怎么了,谁惹爹爹生这么大的气了。”
说完准备给爹爹倒杯水,她还没碰到茶盏的手被林渊一巴掌拍了下去。
林欣雨从来没被爹爹这样打过,红着眼眶看着娘亲。
林夫人一看这可不得了了,老爷这样打女儿,置自己的感受与何顾。
林夫人正欲开口,被林渊一瞪,闭了嘴,到了嘴边的话愣是没说出来。
林欣雨看着爹爹的样子,慌了神了,娘亲的话都没用了,爹爹想来都听娘亲的呀。
“老爷,到底是怎么了,你倒是说呀,气坏了身子可是了不得的。”林夫人看丈夫的神色,只好想办法让他消气。
“雨儿,你做了什么事惹你爹爹如此生气,还不赶快向你爹爹认错,”林夫人像女儿使眼色。
林渊重重的哼了一声,转头不看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