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静静地相拥了一会儿,近距离感受着彼此。
“你去休息吧,每天都那么忙,那么辛苦,休息不好,身体累坏了可就不好了。”李芯儿轻轻推开他。
“让我再抱一下下,”太子耍赖的说。
“听话,以后的日子还很长,眼下把身体养好,把事情办好,为老百姓除害。”李芯儿推了推他。
“好吧,我去睡,”太子不舍。
“快去吧,你眼眶都青了。”李芯儿看着他笑了笑,转身回自己的房间。
隔日一早,道长就派人来传话,粥棚搭好了,在四个地方建了粥棚,现在就等着她们的米来熬粥。
“小姐,道长过来说粥棚已建好,现在就等着我们这边了。”香儿走过来说。
“太子拨给咱们的人手这几天该准备的米都买好了吧。”李芯儿问香儿。
“小姐,目前买的米够半个月的量了,只是这几天我们大量买米,米价又起来了。”桔儿在一旁开口。
“我们这样施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倒是把米价给逼得又上调,”李芯儿皱着眉头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明天开始施粥,你和道长去说一下,他们往年也有施粥,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李芯儿继续吩咐。
李芯儿她们这边照常施粥,价格的事有李慕他们去管理,正好,她们这边大量的买,米行想捞油水就会大量囤货,这样正合她意。
桔儿领命出去了,常慕瑶走了过来问:“姐姐,四个粥棚,我们要不要也去施粥。”
“我们暂时不露面,粥由道长安排,他以道观的名义进行,”李芯儿喝了口茶,继续说:“这边都安排好了,我们今晚和我哥他们说一下,看明天能不能安排我们进城。”
屋外终于不下雨了,但是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姐姐,不下雨了,我们出去道观外走走去。”常慕瑶提议。
李芯儿抬头看了看头上的天,四周还聚集着乌云。
“就到道观内走走吧,慕瑶,这天看起来还有雨,我们还是不要走远了,这次雨势那么大,外面形势不好,我哥他们在外面处理事情,一路走来,说不定我们已经暴露了,没他们的陪同,我们先不出去好不好。”李芯儿,安抚着常慕瑶。
“好吧,”她小嘴嘟的老高。
“走吧,我们去走走,万一下雨了也近,”李芯儿拉着她的手往外走。
常慕瑶意兴阑珊的走着,东看看,西看看,还真别说,虽然住在这里,可是一直下雨,还没好好逛过道观。
道观面积不大,但是修的挺别致,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天。
转了一圈回来,李慕和太子也回来了,几人正好在道观门口遇上。
“哥,你们回来了。”李芯儿迎上去。
“慕哥哥,晋哥哥。”常慕瑶也乖巧的打着招呼。
“走吧,先回屋,这个时候还在外面跑,小心着凉。”李慕轻责她们俩。
“哪有那么娇弱,太夸张了。”常慕瑶抗议他的话。
“是谁每次生病吃药都苦着一张脸,是谁每次喝药都一肚子坏水的,”李慕看着她说。
常慕瑶吐吐舌头,调皮的朝他扮鬼脸。
想起昨晚她的话,李慕一天的疲劳感觉都一扫而光了,看她的眼神也变得炙热。
稳了稳心神,今天把目光收回,但是他的目光正好被常慕瑶捕捉到,常慕瑶快走两步到了他前面,生怕自己的察觉会被他知道。
慕哥哥是看着自己长大的,也是宠着自己长大的,自己也很敬重他,可以心里又有种她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不想了,改天问问芯儿姐姐。
不自觉的甩了甩头,常慕瑶大步往屋里走去。
“少爷,小姐,你们回来了,正好可以开饭了。”凌星看到他们开心的喊着。
小叶子和其他两人已经把菜端了上来,今天下午都没怎么下雨,总算是让她们把心又放下了一些。
把主子们伺候好,其他几人也都下去吃饭去了。
“哥,我们明天准备施粥,这边都已经安排好了,道长会安排,你那边安排的怎么样,我们可以进城了吗。”李芯儿把碗筷放下来问。
李慕也吃完饭了,放下碗筷说:“明天如果雨势不大的话你们可以进城,我和太子就不露面了,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去了就住进城东边的陈老爷家,就说是他远方侄女,当年父母承恩与他们家,特来看望。”
这位陈老爷,实则是陈伯的亲兄弟,当年在这里做生意,后来在这里安了家。
这些年,他在太邺城的生意也是风生水起,儿子是太邺城巡抚,女人也嫁入官家,所以住他家是目前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