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正鸿夫妇忙完店里的事,拿着提前备好的礼品来到李家,李霖和李慕今天也没进宫,此时的她们正在和老者说着话,李芯儿和常慕瑶自是在做着女孩子的事。
夫妇俩一进屋,把礼品放在桌上,对李霖和老者行了礼后便坐下来。
老者看着礼品说:“你这孩子,都跟你说了,不要老是买这些个东西,家里啥都不缺。”
李氏笑着说:“您不缺那是老爷家的,这是正鸿孝敬您的,你可得收了。”
李霖一旁笑着帮腔道:“爹,正鸿的心意,您就收了吧。”
老者这才笑呵呵的点头,李氏说:“师傅,你们聊着,我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说完就去了后面找张氏去了,虽说她俩不是亲姐妹,这几年的相处,两人性格又合得来,所以也相处的和姐妹一样亲密了。
其实有下人们张罗,倒也不用她们做什么,她们只要看着点就好。
张氏一看到李氏,忙请她坐下,待她喝了口茶说:“静妍你来的正好,有些事正好和你商量一下。”
李氏笑着说:“什么事,让你这么急。”
张氏说:“急倒也不是急,就是想着今儿个你有空,一起讨论一下,平日里你不总是在铺子里嘛。”张氏把想给李芯儿订一门亲事的事和李氏说了一下。
李氏说:“是是是,平日里也没什么时间陪你聊聊天。”
说完,看着张氏,收起玩闹的情绪一本正经的问:“姐姐有何打算,是看中了哪家公子哥儿了。”
张氏摇摇头说:“这倒是没有,前儿个和老爷商量起这事,老爷说要我和你商议商议,你不是经常在铺子里,所以城中的事儿,知道比我多。”
因为李氏经常在铺子里,所以各家各户明面儿上,暗地里的事儿,都听的比较多,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
张氏所能接触到的都是这些官太太明面上的端庄大气,暗地里那些勾当自是不知,要给女儿选婿,关系着女儿一辈子的幸福,自是马虎不得。
她们家是二品大员家,选女婿的要求门第他们夫妇不是特别迂腐,并不是为了嫁女儿去拉拢关系,但是人品一定要好。
李氏开口说道:“芯儿是个好姑娘,所嫁之人一定要是极好的,姐姐放心,这事儿我给你留心着。”说完,两人一起去了后厨。
到了开饭的时间了,张氏和李氏张罗着布菜,李芯儿和常慕瑶也来帮忙。
菜摆好了,常慕瑶蹦蹦跳跳的走到老者身边扶起老者的手说:“爷爷,您这边请,”老者笑眯眯的跟着常慕瑶去了餐厅,其他几人也跟着去了餐厅。
大家落座,老者照例拿出准备好的红包递给三个孩子,对着李慕说:“慕儿呀,过完年你就二十二岁了,也该说一门亲事,娶个媳妇儿了,爷爷等着抱重孙子呢。”
李慕听了,红着脸笑着说:“爷爷,孙儿在准备考取功名,等考过了再做考虑。”
老者看着他笑了笑,他这个孙子是个有主见的,他这老头子也就是趁机打趣他一下,平日里过于稳重,不捉弄一下,他都替他觉得人生没一点乐趣。
李家每年的年夜饭都是下人们把饭菜都备好了,老爷夫人们在正厅用餐,能回家过年的自是都回家了,不能回家的都是无家可归的人,也都是李霖收留的,他们会在偏厅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饭,说说笑笑聊着天。
在他们心里,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所以也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大家毫无拘束感,能跟老爷他们一起团年,他们很开心,他们并不像别家的下人,只能在厨房架一个小桌子,围着桌子一起吃,他们家老爷夫人从来没有看低他们。
照例,吃完年夜饭,李霖给下人们各自发了月例钱和过年红包,他们虽是下人,留下来也不过都是和李慕他们差不多的孩子,所以就当是压岁钱了。
大家齐声谢过李霖和张氏,然后大家一起烤着火,聊着天,热热闹闹的守岁,过年最热闹的,当然离不开烟花了。
每年的这一夜,各府都很热闹,李府自是更热闹,因为这一夜,除了老爷夫人们几个长者和院里年长的管事,其他几个年轻人都热热闹闹的拿着烟花在相互嬉戏,笑闹着。
这一夜,他们只是个孩子,他们不是孤儿,他们有家,老爷夫人给了他们一个家,而且是个非常温暖的家,少爷小姐们,都是他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