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敢单人单骑对抗数万西凉铁骑的(谣传),放眼天下也找不出来几个。
但得知潘凤率兵驱逐占据邺城的袁绍,扶植年幼的韩钰当冀州牧安抚韩馥旧部,向天子上表自请征北将军等一系列操作,便知潘凤没那么简单。
要么他智计过人,要么身边有高人相助。
不管是哪种情况,对方既然这么做,肯定有预谋。
明知不是对方对手,曹操哪肯轻易出城迎战?
在荀彧提醒过后,若非直接放弃延津对大军士气打击太大,他都想在冀州军兵临城下之前退到河南之地据河而守。
众将闻言默然不语,唯独于禁拱手问道:“功曹去敌营一趟,可有探得敌军虚实?”
毛玠思量片刻,拱手回道:“只看敌军前军和中军,不下两万之数,带上先锋和后军,大概在三万以上。”
“军中旗帜繁多,初步推断所属复杂,或有可趁之机。”
说到此处,他又向曹操拱手拜道:“臣归来时,已有近万冀州军跟随而来,已至城外安营扎寨,观其战旗,一部主将姓张,一部主将姓刘。”
荀彧接道:“根据之前从冀州打探到的消息,张姓主将当是张郃,此人在韩馥麾下时便与潘凤交好,后来顺势投到潘凤麾下。”
“刘姓武将应该是刘备,此人先前依附公孙瓒,随公孙瓒侵犯冀州时为潘凤所败,凭借当初讨董与潘凤并肩作战的交情,投降潘凤后,在冀州如鱼得水,扶摇直上成了河间郡太守。”
于禁闻言眼神一亮:“如此说来潘凤主力未至,先锋远道而来疲惫不堪,何不趁其立足未稳,出兵挫其锋芒?”
说者有意,听者更是有心。
夏侯惇等人顿时心思活络,似乎看到了立功的机会。
曹操闻言不免有些心动。
若来的是潘凤亲自率领的冀州军精锐,他肯定不做二想。
可要是长期行军而来的先锋,以逸待劳的话,未必不能胜。
况且试探一下冀州军的实力百利而无一害。
倘若先锋强的令人无法匹敌,大败而归,那也不用等到坚守不住再退,趁早南下避其锋芒。
反之大胜而归,既可挫败敌军士气,又能给大军提高信心。
心中有了决断的曹操,犹自觉得不踏实,看向荀彧问道:“文若以为如何?”
一道道来自武将的炙热目光望来,荀彧心中苦笑:我若说不行,岂不是得罪了这群武将?
不过他也没明着同意,而是委婉道:“诸位将军兵法娴熟,他们若认为可行,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