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曹操决定响应袁绍时,他们都表示反对,理由是潘凤势大,没必要引火烧身。
等占据兖州豫州徐州等地,再与潘凤争锋不迟。
最终曹操认为与袁家联手,有利于他收服兖州各大世家,力排众议,促成了此事。
如今曹操问计,荀彧等人没有贸然开口。
曹操见状忍不住点名问道:“孝先可有良策?”
毛玠拱手回道:“潘凤虽来势汹汹,但意图不明,臣以为为今之计,当先问清楚对方来意。”
“毕竟主公只是陈兵魏郡边界,并未侵犯冀州,对方似乎没必要因此大动干戈。”
“若潘凤见好就收,大家各退一步,主公姑且低头认栽,付出一些代价暂时安抚对方,待来日兵强马壮,再报今日之仇。”
“倘若对方欲与我等死战,恐怕主公得动员全郡军民,做好长期对抗的准备。”
在他看来,陈兵魏郡边界虽然是个事,但不是什么大事。
按理来说,潘凤不该为此出兵攻打陈留。
或许只是虚张声势,想达成别的目的。
所以将事情弄清楚很重要。
别回头双方死战一场,结果发现是个误会。
曹操闻言若有所思道:“孝先所言极是,不知谁愿去见潘凤,俱言此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问一下似乎也行。
毛玠毛遂自荐道:“既是臣提议之事,自当臣跑一趟。”
这事做成,也算立了个功,哪能假手于人?
待毛玠离去,曹操面带笑容看向荀彧:“文若有何高见?”
荀彧正色道:“请主公下令全军备战,以迎击潘凤。”
曹操脸上笑容渐渐散去:“孝先方才猜测潘凤未必会大动干戈,我等可有必要枕戈待旦如临大敌?”
荀彧苦笑道:“假若主公是潘凤,不管因何率三万大军远道而来,可会轻易善罢甘休?”
“纵然要谈,那也是在主公将潘凤击退,对方心知一时半会奈何不了主公之后,再各退一步。”
“若潘凤发现陈留不堪一击,驱军纵横数百里,无人能挡,纵然他原有商谈之意,恐怕也不会再有商谈之心。他麾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将士,更不会舍得放弃唾手可得的肥肉。”
“向来只有虎豹瓜分山林,可曾听闻狐兔泾渭分明,互不侵犯?”
毛玠固然想的很好,可有点脱离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