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公布的校队阵容,林奇自然是入选了。
同时入选的,有范凯、桓先敬、祝子翼、赵智琦、袁晌、张戈。
高一共入选了 7 人,高二入选了 5 人。
铁哥们卓浩然和耿鹏没有入选,林奇难过了好一阵,反而是卓浩然和耿鹏更释然些。
“嗨,没事!到校队里还得经常训练,踢高中比赛,我们也没那么多时间。成绩不好,过年家里都给逼疯了。”俩人都这么说。
林奇也知道,只有他因为特殊的原因,才会在这个年纪,仍然有职业的想法。以后如果真的走上了这条路,离朋友们也会更远了吧。
“林奇,你可别进了校队,以后都不跟咱们踢球了。”其他 258 班的队员,对林奇的战斗友谊相当深厚。林奇能进校队,他们也为他感到高兴。
校队并不经常训练,毕竟是学习为主的高中。但一个月之后,市里的高中联赛就要开始了,所以在新一届校队成立后,乔应诚加紧了对球队的磨合和攻防战术指导。
校队的阵容是 442,除了林奇和祝子翼,其他人都成为了替补。
这并不奇怪,刨除掉本来校队的已经磨合了一年 6 位老队员,剩下的首发位置也只有 5 个。
高一中尤其突出的林奇和祝子翼占据了 2 个,高二则占据了剩下 3 个。
等到明年,高二队员将全部退出,而高一剩下的全部 7 个人,不出意外地会成为新的主力。
阵容如下:
门将:苏俊(1号)
后卫:彭亮(左,3号)、汤柏轩(中左,2号)、雷鼎益(中右,5号)、王军(右,4号)
中场:文宜磊(左,8号)、韩骞(中左,10号)、祝子翼(中右,6号)、林奇(右,7号)
前锋:党越帆(队长,9号)、蓝裔圣(11号)
替补:范凯、桓先敬、赵智琦、袁晌、张戈、强胜、卞辰
乔应诚并没有在校队中训练太多的技术,而是给球队制定了 5 套进攻套路,反复地讲解和演练。
同时,针对常见的集中进攻手段,设置防守策略。防守上纠的甚至比进攻还要细,从个人的站位、拦截选择、协防补防意识、争球卡位到破坏球权等等,都仔细去讲。
林奇从来没有意识到,防守是这么系统和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他一直都是偏于进攻,利于对球路的预判和身体素质去防守。
应乔诚没少给他指出防守动作和意识的问题,甚至让他在训练中重点去练习防守,进攻上熟练套路即可。
“你和王军都是攻强守弱,如果你们不加强防守,这条线会被人踢成筛子。”应乔诚反复强调。
组小队进行半场演练时,乔应诚也会停下来告诉每一个球怎么处理。从进攻方如何阅读对方的防守,到强弱侧迅速转移,再到发出进攻信号让队友会意等等。
而作为防守一方,教练会让球员迅速判断对方每一个人的特点,针对性地阻碍他舒服拿球。在整体上,如何顾及防线的占位,平衡防守力量和造越位,等等。
这样的训练,让林奇意识到自己以前真的只是小打小闹,极其业余,乔应诚对他们菜鸡的评价也非常准确。
渐渐地,他也认可了他这位师父为的批评。
争取队长位置,争取在队内的权威,并不是为了利益和虚荣心,而是为了发挥整只球队最大的能量。
如果他能够在选拔赛时树立队内的权威,战术上能够得到的支持一定更多。
党越帆在球队中很照顾林奇,把他当做自己的接班人来看,经常跟他一起单练。
祝子翼有时都觉得,这位师兄对林奇比对自己还好。
事实上,他跟林奇也成为了好朋友,不打不相识。俩人训练中经常斗嘴,也是球队活跃气氛的主角。
跟林奇一起单练的,还有乔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