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的晚自习,重点班 251 班的教室里,几位男生在讨论:
“你们知道了么,258 班 4:0 赢了 254 班!”
“什么情况?254 班这么弱的么?连那个凑不齐人的队都能输,还输得那么惨。”
“不是 254 班弱,这场我去看了。本来是想去打探一下 254 班的情况,谁知道他们根本不是对手。258 班有几个球员特别厉害,尤其是那个 17 号,2 个进球 2 个助攻。”
“17 号是谁?咱们以前踢小场的时候见过么?”
“有点面熟,但咱们一般自己踢。有时候找人比一下,对面的人记得不太清。”
“你觉得咱们能赢么?”
“不好说,袁晌估计能跟 17 号比一比。咱们上半场争取先进球,我看了,他们主要是防守反击,有两个人体力特别好。”
“咱们下一场反正踢 254 班,第二场才碰 258 班,正好先磨合下。”
第一场球的胜利,给林奇在班上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一时间,他成了球队的精神领袖,以及女生们前呼后拥的对象。
就连他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即便只是一个高中的、极其普通的班级比赛,那种主宰比赛赢球的快乐,让他兴奋得几乎睡不着。
第二天的比赛,是 b 组的,并没有轮到 256 班出场。253 班以 1:0 小胜 257 班。
林奇以前也看人踢比赛,但没有那么认真地在场边从头看到尾,哪怕这是两支并不会遇上的队伍。
卓浩然和耿鹏并没有跟他一起过来,把打探对手的任务交给了他。
这俩难兄难弟的成绩本来跟林奇在伯仲之间,难分轩轾。可林奇英语成绩异军突起,总分领先了一大截。没办法,课外的苦功夫,他俩必须得下。
这次比赛开始之后,林奇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踢球只是为了快乐,现在的他,想赢球。他也说不出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大师”级的决心属性的力量:既然参加了比赛,就是要赢球!为了赢球,会极其专注的去阅读比赛。
第三天比赛回到 a 组,258 轮空,2 天前他们战胜的 254 班对阵重点班 251 班。
林奇一去看台,就在老地方坐下。这里视野很好,能看到球场内外所有人。
251 班出乎意料的强,踢得有章法。尤其是 10 号,拿球稳、能过人,在场上指挥其他球员跑位,十分活跃。
看来重点班不都是书呆子啊!人有时候就这样,你以为他只是学习优秀,其实他各方面都很优秀。
很快 10 号进了一个球,场边啦啦队高喊:“袁晌!袁晌!”
这个名字林奇有点耳熟,但不记得在哪里听到过。
他一边看比赛,一边观察两个球队各自的进攻套路、防守站位,乃至每个人的习惯特点。
254 班其实并不是很弱,他们有不错的球员。上一轮,只是因为头一次踢学校里正式的比赛,磨合程度不够,又太轻敌。
与其说是输给了阵容不整的 258 班,不如说是被林奇超高强度的投入,以及过人的突破能力击溃、打懵了。
面对头一次出场的 251 班,虽然开场就被袁晌进了一个球,他们很快冷静下来,以赵智琦为核心策动进攻。两队攻防打的有来有回,互有进球。
上半场结束, 2:2。
254 班的防守,有很大的漏洞。
上一场比赛,林奇是凭着自己习惯的边路突破撕开了几次防线,靠的是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