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告示已被揭了下来,贴在离人群更近的木板上。
余安将包袱小心放在一旁,走近那张画着骨头的告示。
也不知是不是故意为之,她所处的地方没有一点遮阳的东西,六月的太阳已初现火辣的势头,晒得她额头渗出了细汗。
画像中的骨头目测十寸长,但实际应有十五寸左右,是一根成年女子的胫骨。
两头尖端处凸起却呈圆润状,表层有密集的细孔分布,但为何只延伸到了中端上方?
余安有些不解,从骨层表质上来看,这应是一具逝去约莫五年甚至更久的女尸。
按理来说,表层的细孔最低应当延伸至中间的细骨处,但那里一片光滑。
再者,大理寺不会无缘无故拿此案做题,定然是其中有什么玄机。
她能确定这具女尸是被人害死的,只是画像上的骨头怎么会没有一点黑色的毒迹——
她正思索着哪里不对,人群中一道苍老的声音倏地响起,只见一位古稀老者摸着白胡子慢慢走了出来,漫不经心道:“这案老夫也能解,老夫不要那差事,只求个一两银子讨个赏头。”
“这是一根死去六年的女尸胫骨,看着纹理定是死于非命。不知这位官爷,老朽可答对了?”
那官兵本欲发怒,听到话后眼露惊色,连连点头,众人也不由惊叹。
老者手靠在背后,一副笃定的模样,“一看便知这具女尸定是受奸人所害,生前被灌了一碗毒物,毒发身亡——”
“非也!”余安扬声打断,她虽知这般有些无礼,但这次进入大理寺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而且这位老者所言并不对。
老者一听,上下扫了一眼污手垢面的少年,当即皱眉,“你是哪里出来的毛头小子!老夫祖上行医,又从事画像二十余年,怎么会看错!”
余安抬手对老者作揖,以示歉意。
她走到那张画前,伸出白细如葱玉的指尖,顺着骨头的顶端滑向尾端,在中右的位置点了点。
“此为一具陈年女尸的胫骨,但并非死去六年,”她开口便是清亮的嗓音,“而是”
“四年。”
此话一出,站在一旁自始至终不发一言的陆允时,眼睛闪过一丝暗光。
“不瞒各位,我最初细看时也以为是六年。但诸位请看这中间的细骨处,一片光滑,和两端的密集空隙截然不同。每个人的骨质与骨龄是不同的,即便先前做出了伪装,之后也会现出原形。”
那老者似乎还有些不服气,脸红脖子粗,“就算你说的是对的,那你方才说她并非死于中毒,是何缘由?!”
这便是关键所在了,寻常的画师都会这么认为——眼见为实。
但,她不是寻常画师。
她本名虞桉,出身仵作世家,自幼习医术,对人的身躯了如指掌。
七岁那年凌家被诬陷满门抄斩,她不知被谁所救,诈死逃脱后去往西域的西洲,昏死后被一个精通画骨的师傅捡走。
自此隐姓埋名女扮男装,被师傅当成男儿教养只为叫她继承衣钵。
在西洲的十年,她和师傅住寒窑,吃草根。
尽管生活贫苦,但也乐得自在,她又天资聪颖,很快就学到了师傅的家传绝学,三岁画老、凭骨识人、摸骨复形、闻骨判时
一月前,病重的师傅仙逝,她则成了全天下唯一的画骨师。
念及那个总爱打趣她的小老头已经不在了,余安鼻尖泛酸,有些难过。
她深吸一口气,抬眸看向面前的老者,澄澈的眸子真诚坚毅,无一丝嘲讽他的意味。
继续解释道:“这便是凶手的高明之处了。这骨质上作假,定是长期服用一种毒物,毒素慢慢侵入骨髓,使骨龄加速老化。
同时又以另一种两相抵抗的解毒事物来延缓发作,最后达到人死却弄混其死去年限的目的。”
话说到这里,众人已然明了。弄错了死去的年限,可不就抓不到真正的凶手吗?
一时间,众人看向余安的眼神悉数变了。
适才那位老者也被震惊得张口结舌,反应过来后连连赞叹,感慨自己年老无用,青年有为啊。
余安本就脸皮薄,听着众人你一句他一句的夸奖,被晒得通红的小脸愈发滚烫,耳朵尖都开始冒热气,小声道:“没有,没有”
陆深时一双幽潭般的眸子,第一次认真打量人群中的那个少年。
少年的乌发仅用一条旧布带高高束起,身上洗得褪色的长衫像个大麻袋子罩在身上,纤细的腕子在宽大的袍袖里伶仃着。
不过他并不像那些只会死读书的酸儒,反倒像个饱读诗书的名门小公子。
陆允时缓缓走过去,脚上银靴锃亮,“你叫什么名字?”
余安身子一僵,缓缓转过身。
嘴唇微微颤动,如同吐出一个尘封多年的秘事,一时间纷杂的情绪排山倒海般涌入心腔。
她开口道:“余安,字忘虞。”
“安不忘虞的忘虞。”
闻言,陆允时面色一动,明明只有寥寥几个字,他却觉得齿间重如千斤。
他有些吃力,一字一句问道:“你是哪个虞——”
“有余的余。”余安面不改色地出声打断,心里却是一紧。
陆允时眼中露出错愕,像是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表露出了些什么,登时恢复成先前面如寒霜的模样。
他话锋一转:“大理寺可以收你。”
“不过,”陆允时眼睛微眯,射出寒光,“那桩案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余安松了口气,心里隐隐有些傲意,总算没有辜负师傅多年的悉心教导。
她目光炯炯,道:“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