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认得的。”段灏烨神情微微一怔,也打着哈哈。
其实,他是认得其他所有的真传,唯独不认识元箫。既然是一个新面孔,那新晋升的真传是谁,这不是显而易见嘛。
元箫在心里把段灏烨给“怕死”了。既然对方坦然地承认认识他,那日暗中出盾助他的就不会是他,一明一暗行为截然不同,自然不是同一人。
“那段堂主知道元某的话,自然知道元某人不是歹人,我就是随意逛逛,段堂主请便。”
哪知道,段灏烨根本不相信他的话。表面是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依然是悄然的保持着不远的距离跟着他。
元箫在炼器堂慢悠悠地转了两圈,没有发现与那盾牌相似的任何元器和蛛丝马迹,不由得有些心烦意乱。
元箫把段灏烨叫到了一边,给他看了
一名身高七尺,中等身材,长相普通的炼器堂弟子给他端了盏热茶过来。
清茶入口,温度适中,元箫烦躁的心情安定了不少。
“这茶不错,谢谢你。”
元箫特意往对方眼上打量了几眼,发现他手上的掌心和虎口处,并无炼器师惯有的厚茧。
“真传大人过奖了,我…我…”
那弟子神色慌张,有些受宠若惊。
“你什么你?好啦,退下去吧。”
段灏烨将其喝退后,又转向元箫笑呵呵地道:
“我这炼器堂并无什么好茶招待,元真传喝得舒适就好。”
他顿了顿,又道:
“那弟子姓陶名柏林,是丹霞峰长老孔海正原有的记名弟子。”
“哦?孔长老?”元箫对此人有深刻的印象。“那为何该弟子又……”
“哎,说来话长。”
段灏烨将元箫迎进了里屋的一间雅室。这里虽然依然摆有各式小型的装备,不过却是干净、整洁了许多,
还有些小型的绿植点缀在房间里。
“那陶柏林原也是丹霞峰算得上是鲜有天赋的内门弟子。他在一入峰的时候,就受到孔海正的照顾,孔海正向来心善,照顾了许多的弟子,但唯一一个处处想着他,有点什么好玩意都拿给孔海正的,只有陶柏林一个。久而久之,这陶柏林就被孔海正收为了记名弟子。”
“是在入峰,也就是在内门的时候,孔海正照顾了许多的弟子,不是在入宗的时候?”
元箫想起了自己在入宗的时候,被孔海正特意关照的情形,疑惑地询问道。
“孔海正怎么也是内门长老,新入峰的弟子大都在外门,孔海正怎么会关照到外门去呢,元真传说笑了。”
元箫压下了心中的疑惑,并没有在此事上较真,觉得此事并不是很重要,只当是凑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