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9级机甲制造系共296名学生,分为四个班,每个班74人,根据入学考核的成绩排名,前74名是1班,依次排序。
根据成绩排序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不同班的进度不一样,每次考试结束后会根据成绩调整班级。
第二天课程正式开始,机甲制造系的第一节课是《机甲制造历史概述》,上午8-11点,第二节课是《机甲材料》,下午14-17点。
讲历史的是一个年纪不小的老教授,从4000多年前人类立足期开始讲,机甲如何帮助人类在星际站稳了脚跟。
“只有人类才能造的出机甲。”老教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体术和异能体系是人类后来在漫长的宇宙生活中形成的,在那之前人类的身体是所有种族中最脆弱的,但我们有智慧,我们有科技,我们研发出机甲,用机甲坚硬的外壳包裹我们脆弱的肉体。头脑,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武器。”
“随着人类对宇宙边界的探索,新的种族新的危险总会出现,机甲一直都将会是人类的主流武器,我们机甲师要做的就是对这项武器精益求精,不仅为自己,更是为人类。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机甲历史的学习,能对机甲师这个职业有新的理解。”
《机甲制造历史概述》这门课主要讲的是机甲制造的历史,是学分课,但却并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除了奔着奖学金去的学霸其他人只求个合格,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课程上。
而老教授这么一番话说完,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热情,以后怎么样先不说,起码这节课会认真听讲了。
老教授教授知识渊博,讲课生动而风趣,几千年前的事件,随便提起一件就能侃侃而谈,完全可以当故事听。
苏千托着腮听得津津有味,有些她小时候听人讲过,有些则没有。
当然了现在是听得开心,等考试时要记各种历史节点就会觉得头痛了。
下课后苏千收拾好东西去食堂吃饭。
机甲制造系是按点下课,此时食堂里还没什么人,因为战斗系的牲口们都被拖堂了,等他们下课食堂才会变成战场。
苏千懒得挑,直接买了一份a套餐,端着托盘落座吃饭。
刚吃了两口,四人座位的其余三个座位就坐上了人。
人类社会有这么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如果还有位置就不会坐陌生人旁边。
在食堂也是同理,如果还有位置就不会与不熟的人同坐。
三个不熟的人分别是,路易、伊妮德、赫尔曼,再加上苏千,机甲制造系前四在此。
路易长相清秀,性格有些腼腆;伊妮德长得普通,却很有亲和力;赫尔曼倒是这三个人里长得最好的,只不过总是带着愤世嫉俗的焦躁,妥妥的愤青。
苏千的眼神在这三个人身上转了一圈,她可不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嘴里慢慢嚼着食物道:“干什么?”
路易和伊妮德同时看向赫尔曼。
愤青赫尔曼咬紧了后槽牙:“我……”
不行,他开不了口。
路易和伊妮德同时露出反对的表情,用眼神催促他,苏千则恍然大悟的样子。
“我拒绝。”
赫尔曼:???
苏千得意又烦恼地轻叹一口气:“哎,我也不想这么受欢迎的。”
路易&伊妮德&赫尔曼:??????
“赫尔曼,你是个好人,但……”
“停!”赫尔曼忍无可忍打断了苏千的普信,他不想听她的拒绝,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在表白!
跟苏千道歉,跟苏千表白,二选一根本不用犹豫。
本来还不甘不愿的赫尔曼飞快地说出早已准备好的台词:“我来跟你道歉,我不该在事实不明的情况下质疑你,对不起。”
苏千装作松了一口气的模样:“不是来跟我表白的就好,我跟你说你千万不要跟我表白,我对你不来电。”
赫尔曼:“……”所以拐着弯儿也非要拒绝我一次是吗?
哪里来的普信女,给爷退!
苏千故意捉弄了赫尔曼一番,把赫尔曼气得恨不得以头抢地证明苏千在他眼里就是个屁。
路易和伊妮德也放了心,看样子她并不计较赫尔曼在论坛上发的帖子。
路易和伊妮德不希望4559级机甲制造系的同学之间有什么无法化解的矛盾。
苏千目前系排名第一,赫尔曼系排名第四,如果他们两个之间不和,那么机甲制造系的其他人也可能被迫站队。
机甲制造系和其他系并不一样,学生之间并不是完全的竞争关系。
贝纳罗兰机甲制造系的毕业条件是独立完成一台机甲,但机甲的运行需要多个系统配合,人的精力有限,就算是路易也有不那么擅长的部分。
所以机甲师会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选择精修,有的擅长动力系统,有的擅长通路系统,有的擅长机甲设计,有的擅长平衡系统……不同的思想碰撞才会产生火花,合作才能诞生更优秀的作品。
近五十年来,在每部分系统都拥有无可争议的top级实力的机甲师,也只出现了那么一个而已。
下午的课讲的是机甲材料,讲师是劳拉,一位非常年轻而有才华的女性。
材料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劳拉首先讲了讲材料概述,对能考上贝纳罗兰的人来说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接着会讲不同材料的不同提纯方法和手法,接着准备足量的材料让学生练习,劳拉负责从旁指点。
这次的材料是非常普通的材料x0矿石,x是它所属的的大类编号,0号则是因为它具有普适性,全机甲类型通用,是最常见的材料之一。
对于1班学生来说x0矿石的提纯并不难,大部分人的纯度都能达到99%,对前10这些人来说简单的像吃饭喝水,路易更是稳定在998%以上。
即便都是1班,学生间的实力差距也存在断层,以苏千和路易为首的前10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在这种简单材料上劳拉不需要对他们做出指导,她从后排位开始,挨个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和误区。
课程的最后,劳拉停在苏千身边,她低眉垂首重复着简单的提纯工作,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厌烦,身边已经放了一堆处理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