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面色依旧: “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英王自嘲的笑了: “果然,你只有你自己,自私,冷漠。”
周帝没有否认,随即道: “你母后不是我所害。”
英王忽的冷笑: “有区别吗”
“你让人在母后的香里下药,让母后疯,母后不得不疯。”“那疯药有郁结作用,你囚她在坤宁宫,无人开解,作陪,最终想不通,自尽是梁,是你间接害死我母后。”
周帝: “顾家的话,你就全信”
英王:“我只信我自己查到的。”
“殿下,莫要多言,还是先取得退位诏书要紧。”
周帝扫了眼说话的人。
是顾国舅身边的人。
英王:“父皇,只要写下退位诏书,儿臣不会多加为难四弟他们,也不会弑父,只会好吃好喝的供养父皇下半生。”言外之意,不会放过周毅,同时也会把周帝囚禁起来。
周帝闭上眼,随
即道:“杀吧。”
英王猝不及防。紧紧咬着牙,在性命收到威胁,还有所有子孙做要挟,他以为父皇会要协的,可却没想到会是如此。
那边顾家的人想起主子的话。
若是周帝不肯退位,就杀了。总归有大臣家眷在手,只剩下英王一个继承的血统,杀了也能即位,只是名声差些罢了。顾家人已经蠢蠢欲动,从旁的弓箭手手上拿过弓箭,小心瞄准了周帝。
杀意顿现,箭支倏然而出,却没有射中周帝。
周帝只听见他那儿子气急败坏的道: “谁让你放箭的!”
周帝缓缓睁开了眼,看见眼前的情景,眼中浮现了几丝复杂。要通宫夺他位的老三,可他却也以掌挡住了箭。
那箭竟从他筝心穿过。
众人尤为错愕。
周帝望着他沉默。
许久后,他说:“你,还有三个人,随我入殿,我便写。”说罢,率先入殿。
英王折断了掌心箭,脸色发白,随后跟上。刚放箭的人回过神来,镇定得很快,指了两个人一同入殿。
周帝在位上坐下,提起笔。
英王在殿中看着,顾家的人急迫的走了过去,只听见英王冷声道: “若谁再敢动手,我便不留他。”
那人脚步顿了顿,终究没敢再动手,走到了一旁,手中还是拿着刀地方。
周帝落笔,握着笔的拇指压着笔杆却是隐隐用了力道。
忽然外头传来“咻咻咻”的声响,不计其数的弓箭从四面八方的屋顶之上射来,几乎在一瞬间,周帝折断手中的笔,瞬息插/入了身旁之人的脖颈处,随即一脚把人踢开,撞向了殿中的柱子。
几乎是一瞬间,大总管也提着刀坡脚入内,与另外两个人搏斗,而周帝则慢条斯理的坐回了位上,缓缓抬头看向殿中的儿子。
父子俩静静的相望。
似乎都没有意外。
很快,外头来了人。
是伏危带的人。
那日,伏危出了皇城,似乎想到个中利害关系,便作为探子回了皇城,入宫见了周帝,道了自己的猜测。有人欲反,借皇后出殡,挟持皇室与官员,以及官着来做要挟。
周帝倒是不怪伏危乱加猜测,伏危的猜测能说得通,他便给了机会部署。但若是在十日内一切都平安无事,他便官降一级,若是真有此事,便赐以爵位。
还真的给伏危预料中了。
英王道: “是我输了。”
周帝: “人都在何处”
英王笑了笑,没有说:“父皇,我在你心里重要吗,母后在你心里重要吗,或者,周毅他们在你心里重要吗”
周帝不语。
英王笑得更浓了: “应该都不重要,毕竟我这个嫡子也是可以舍弃的。因为我不够果断,所以打压舅舅,幽禁母后,给我宵禁营的差事,可又不信任我,让周毅做禁宫宵卫,防着我。”
“母后不过就是父皇联姻的世家女,又能有什么感情死了就是死了。”
“周毅……呵,也不过是个可怜的家伙罢了。”
“当初的军需调用案,父皇大抵心底也有疑,可还是把他放到了穷乡僻壤,若是他不争气,估计父王一辈子不会让他回周家。毕竟在父皇这里,不需没用的儿子。”
周帝依旧不做解释,只半晌后,说: “你母后与顾家联合,自缢逼你造反,你就看不出来”
英王一笑:“看出来了又如何,我母后难不成不是想不开,寻了死”
“假若没有被囚坤宁宫,依旧是一国之后,顾家依旧得势,我不会去抢这皇位,可,他们逼着我,父皇你也逼着我抢,我不抢,不就让你们失望了”
英王怎能不明白。
靠正当手段,他坐不上帝位了。
所以没想着再争。
可一个两个,都把他往那个位置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