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都吃不完,可以囤一些,也可以卖一些粮食。”
一亩地一千多斤的产量,意味着什么,他们常年干农活最清楚。
杨菊花说着这些,憧憬着生活,心中都是满满的希望。
可是真的有那样的高产作物吗?
林长山不太敢相信,但如果那人是知府夫人,不至于撒谎。
再说了,他也听说过一些消息,听说知府和知府夫人都很好。
还听说一些逃荒跑出去的人都回来了。
林长山一下子感觉整个人都有了精神有了劲,“这样的话,咱们家不但能吃饱饭还能攒下银子。”
“我确实要好好养腰,把腰养好。”
这样可不能耽误春耕的活。
他们的大儿子也赶忙道:“爹娘,我也能干活能帮忙。”
他们的二儿子小儿子也赶忙积极的表示也能出力气。
他们相信一家人劲往一处使,日子肯定会过好。
“咱们苏大人可真是好人,苏夫人也好,多亏他们来了咱们河州,河州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码头那边吃的很多,还很漂亮,回头咱们可以去逛一逛。”
杨菊花想了想,赚了银子,他们过年都能过个好年,能买很多年货了。
“而且苏夫人从来不拖欠工钱,说是哪怕干半个月,到月底也发工钱,按照时间来算。”
林长山道:“就是辛苦你出远门。”
“没事,咱们还算是近的,你不知道有住更远的地方,她们都宁愿花钱搭乘牛车都来排队呢,不过我看很多人都能进作坊干活。”
“就有一个大姐,我看她跟人说话刺的很,衣服也不干净,人家就没用她。”
杨菊花是喜欢干净的人。
哪怕条件简陋,她每天也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在她的带领下一家人都爱干净。
家里收拾的也很整洁干净,充斥着温馨的氛围。
林长山回过神来道:“你中午可吃饭了?”
他们都没想到这么晚才回来,本来想着杨菊华中午应该能赶回家的。
杨菊花道:“不饿。”
林长山道:“那怎么行。”
“快,大郎你去把饭菜拿出来,咱们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嗯。”
其实饭也很简单,就是窝窝头和野菜粥,说是粥,其实放的米很少,而且还是粟米。
但吃着家里的热饭,杨菊华就觉得心里暖。
她相信很快日子会好起来。
发了工钱后,她要给一家人包饺子吃。
平日里他们都舍不得用白面包饺子。
都是过年才会包饺子。
但他们都喜欢吃饺子,杨菊华想着饺子的味道,觉得肚子更饿了。
就是窝窝头,林长山都舍不得吃,让杨菊花吃。
“我吃不了这么多。”
“以后你去作坊干活,肯定辛苦,你多吃东西,才有力气,对身体好。”
杨菊华道:“以后作坊管饭,还能节省家里的饭菜,你们多吃就行。”
其实她也不知道作坊的食堂到底什么样子。
不过东家说饭菜简单,可能也是窝窝头这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