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朱允炆羞与他为伍,我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 。”
“公道自在人心,为了共同维护诗仙的名声,还需要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一个士子敬佩的说,“说得好,大明太孙真乃深明大义之人 。”
又一个文人说,“朱允炆太孙说得不错,看来大明也不尽是些粗鄙武夫。”
“大明能有太孙殿下,实乃大明之幸也,允炆殿下颇有中兴之姿也。”
朱允炆感觉自己的人生来到了巅峰,在无数文人士子的吹捧下已经飘飘欲仙了。
他微微压了压手掌,“各位言重了,我爷爷和父亲还是很厉害的,我还远远不及他们。”
“圣人之道教会我深明大义,教会我明辨是非,教会我亲贤臣而避小人。”
“不像我的这个四叔,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圣人之道被他抛之脑后,就蕃北地之后更是变本加厉,穷兵黩武这个道理他不懂。”
“须知治理国家靠的乃是圣人之道,靠的乃是我们这些文人墨客,可我这个四叔倒置本末,舍近求远,目光之短浅当真无可救药。”
“如今,更是亲小人而疏贤臣,看他交的都是些什么不三不四的朋友。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四叔不明事理想必也是受了他那些朋友的蛊惑。”
“这些小人看我四叔身份高贵,便忍不住掐媚讨好他,日日夜夜在他耳边吹妖风,以至于犯下如此大错。”
“我四叔固然有错,但,错不在他,而是在他的那些狐朋狗友身上。”
“诸位,给我朱允炆一个面子,就饶恕我四叔一回吧,想必他下次定然不会再犯。”
啪啪啪!!!!
便在这时,毫不违和的掌声突然响起。
赢子天一边鼓掌,一边向着朱允炆缓缓靠近。
不错,正是朱允炆。
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的建文帝,也是那个削藩把自己削没了的建文帝朱允炆。
倒不是说削藩这个政策不对,而是手握天胡开局的牌面硬生生被他玩废了。
朱棣仅用八百人起兵造反,就将这个皇帝拉下了神坛。
八百人啊。
这是个什么概念。
八百人对近百万人。
百万人围剿不了八百人。
一个偌大的帝国被八百人玩得团团转。
哪怕是孙十万见了朱允炆也得恭恭敬敬的喊上一句祖师爷。
如果废物皇帝有个排行榜,朱允炆位居第一谁敢否认?
哪怕是历史第一败家子胡亥来了 ,也得老老实实排他后面喊上一句大哥。
毕竟大秦二世而亡乃是大势所趋。
即便胡亥是一个明君,没有做出那一系列的骚操作,也不能改变大秦的命运,无非就是续命几年,晚几年崩灭。
大秦这个帝国,就像是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而车头便是嬴政,车头没了 ,这个列车没了方向,自然也就停了。
大秦这个帝国,更像是为嬴政一人而存在,随着他的死亡 ,这个帝国早晚也会崩灭。
除非,降下一个堪比嬴政的继承人 ,乃至于更胜他的继承人,或许大秦才不会崩灭。
朱允炆厌恶的皱了皱眉头,大声喝问,“你在做什么?你不知道本公子说的就是你吗?”
“你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么?本公子需要你的鼓掌么?”
看着赢子天那张玩味的脸,朱允炆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衅。
尤其是,这个人长得就像画中走出来的仙人,看起来是那般的唯美,他的一举一动是那么的贴近自然规律,仿佛蕴含着天地大道。
如果硬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他这个太孙都没有的容貌气质,凭什么这个身份低贱的人有。
在他看来,能和朱棣交朋友的无非就是一些王公贵族。
哪里比得上他这个大明唯一的继承人。
身份比他低的人,那自然就是低贱之人。
这让朱允炆格外的嫉妒,我没有的,你不能有,我有的,你更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