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王美丽带着族人,勘查了集市地址。
用木棍画出了大致的地方。
她祷告上苍,进行了献祭仪式,族人们开始砍树。
看着集市的工作,有了着落,王美丽带着姒与浔,来到了粟米地。
黄河中下游的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夏季雨水多,粟米生长的很好,不需要浇水,已长了半米高。
“这是前日吃的粟米?”
浔失声问道,伸出了手,用手触碰着麦穗,心底涌现出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感动、期盼、羡慕,种种的情绪,揉合到了一块儿。
她期盼着女鹿部落能同女姒部落般,不再为吃食发愁。
到了冷日,部落里没了吃食,她们会杀了亲手养大的鹿,保障族人的生存。
姒觉察到了浔的情绪,从身后抱住她,安慰道:
“浔,女鹿部落答应修路,母亲会给你们种上粟米,冷天会有吃食,你别担心。”
浔点头,心底划过了一丝暖流,她生来是女鹿族长的女儿,受族人爱戴,从小帮着母亲打理族内的事物,自强惯了,与姒在一起后,有了依靠的感觉。
这感觉如此美妙,让她舍不得离开。
王美丽觉着气氛烘托到位了,出声说道:
“浔,你要愿意,留在女姒,与姒永远在一块儿。”
浔点头,她当然愿意,见了姒,她不想再要其他的男人,只想待在姒的身边。
可是,母亲怎办,女鹿的族人怎办?想了想,浔露出为难的表情。
王美丽知道她担心什么,劝解道:
“等集市通了,回女鹿部落也方便,你想你母亲,可以随时回去,可以带着姒回去。”
话都说到这里了,她觉着,世界上再没有比她更开明的婆婆。
他们小两口愿意,爱去哪去哪,她不管,管吃管住不管闲事。
“真?我能带姒回?”
浔惊喜的问道。
王美丽笑着点头。
姒感激的看着母亲,感激母亲的宽容大度。
与浔紧紧拥抱在一起。
除了看粟,还有件重要的事,王美丽吩咐道:
“姒,你耕过地,亲手种过粟米,母亲给你带上粟米,你去帮女鹿部落选土地,教他们耕种、播种、种篱、除草。”
王美丽种的粟米,只够女姒八十多人的族人吃,养活不了女鹿四百多人,也养活不了女熊。
农业、集市的发展,是她没预料到的。
万幸还存了两罐子粟米过冬,眼下拿出来当做播种的粮食,等到秋日丰收,几个部落不缺吃食,可以安稳的过个冬天。
“母亲,儿明日便去。”
姒欣喜答应。
王美丽检查粟米的生长,带着两个孩子拔了会儿杂草。
等到日头浓烈,返回了部落。
吃过晌午饭,她独自出门,在部落的附近,选了块儿建窑的地方。
女姒部落的陶器,一小部分出自她的商城合成系统,合出来的陶器,精美紧致,耐用度高,悉数留给了女姒部落的族人用。
换给其他部族的陶器,出自族人之手,是普通的烧陶。
十分简单的平地堆烧法制作而成,用土捏出陶器的胚子,晾干后堆在一块儿,四周架上木柴、干草,经过火的烧制,烧出来是简陋的粗陶,没有经过密封保温,达不到火候,陶器烧不透,表面上会落下些尘土,烧出来的陶器既不美观,也不漂亮,表面红褐色,还有的颜色不均匀,只能凑合着用。
等集市开了,她要拿细陶去换物。
制作细陶,先要洗陶土,过滤出陶土中的杂质,再放进窑里,也叫做穴窑烧造法,挖出一个洞穴,建个窑子,留下火口、烟囱和陶胚的地方,煅烧上两日两夜,烧出来的陶器细腻干净,耐用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