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死了!
他死后,顾琳琅带着疑问,继续做着她这个至高无上的太后,继续在紫禁城里面生活着。
她怎么也没想明白,胤禛喜欢的到底是谁呢?
他又是从什么时候重生的?
他难道就没有发现自己和原主有很大的不一样吗?
原主就是个纯纯的恋爱脑,她可是个纯纯的渣女啊?
如果他发现了自己的不同,又怎么没有问出来呢?
古人最忌讳鬼神,他咋不把自己当妖孽抓起来?
也许正是胤禛走的时候,留下了这个谜团,所以顾琳琅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没有一日不想念胤禛。
胤禛的死,对于后宫其他嫔妃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反正皇上活着的时候她们也守活寡嘛。
事实证明,没有男人可以争宠的女人会活的更久,容貌保持得也非常持久,耿氏和宁妃就活的非常持久。
在唯一的好朋友淑慧去世后,顾琳琅这个发誓不和老公妾做朋友的太后娘娘,没几日也就反悔了。
无聊怎么办?
拉上耿氏、宁氏、还有懋嫔,一起打马吊啊。
宫里住腻了,就去圆明园住上一段时间,还穿上寻常妇人的衣裳,一同去听说书呢。
这日,大家又跑出来听说书,耿氏看着街上男儿都没了的辫子,还有妇女们身上唐、宋、明清各式各样的服饰,就忍不住笑了。
“从前不觉得,如今倒觉得仁亲王的主意极好,这男儿没了辫子,人都俊秀了几分呢,还是束发好看,还有这些姑娘夫人,各色的衣裳爷好看。”
仁亲王就是弘旭,这老六也是倒霉,上辈子就是宋仁宗,这辈子又被他哥哥封了个仁亲王,不过他确实也当得起这个名字。
他在胤禛去世后,就提议废除辫子,百姓可以选择束发,也可以选择留辫子,还提议了服饰的多样性,成功带领大家走在了时尚的最前沿。
弘旭大力提拔汉臣,贤臣,给国家改革创新,在他和弘琪的共同努力下,大清的经济、文化达到了另一个台阶。
在顾琳琅几个孩子里,也就他最是节约的,旁人每顿十几二十个菜要有的,他就只六菜一汤,亘古不变,从来不会去奢靡浪费。
每到灾年,他也总是第一个捐款,开设粥棚,发放馒头、干粮,让自己的奴才去帮百姓搭临时帐篷,也是因为种种善举,被天下百姓称为贤王。
当然,也不是没有满大臣门共同弹劾过他,他们眼看着汉人地位提升,抢夺了他们的蛋糕,心里头自然不痛快。
所以,这些家伙有多少帽子,就喜欢往弘旭身上扣,就差明说弘晖想造反,这才笼络民心了。
可弘琪最疼这个弟弟,不管你们怎么挑拨离间,他就是左耳进右耳出,把奏折扔一边不管。
要是你念的他烦了,他就把你夺官罢爵,你自己回家念叨去吧,如此时间一长,也就没人敢说什么了。
顾琳琅微微一笑:“可惜皇家人,还是必须得按满族的规矩打扮,否则阿哥格格公主们,还能再帅气一个度呢。”
此话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若是皇家都跟随时尚潮流,不再留辫子,那不就成了数典忘祖了吗?
所以,允许民间衣裳发式自由,这已经是最大让步了。
在兄弟俩的操作下,反清复明的声音渐渐消停了下来。
其实老百姓要的并不多,你只要让他们吃饱饭,生活有奔头,谁也不会吃饱了撑着去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