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就像刚才自己所想的那样,死亡不只是世人所理解的死亡么?
他也是新时代的冲浪选手,自然看过那句真正的死亡就是被人遗忘。
简单的说,没人记得了,这个世界也不存在着这个人的任何痕迹,那么这个人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而与之相反的是,即便有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上千年,但只要有人还记得他,那就不能说他死了。
可这里面存在着一点争议啊。
正如之前丁先生所举的那个例子一样。
那就是别人眼中的那个人,真的就是那个人么?
同理,那些已经离世千年的古人,即便后人因为一些缘故了解到了他们,知晓了他们的名字和生平。
那后人所铭记的那些人,就真的是真实的他们么?
那这种存在真的可以被定义为活着么?
吴泑不禁有些茫然。
明明就在刚才,他还异常坚定的认为这也算是在活着。
可现在他却不知道这种被他所定义的活着,真的就是活着么?
其实他茫然也是正常的。
就像写了本经典的人,咱们姑且称呼他为张三,在千年之后,张三所留下的东西对李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或者更夸张的说,李四就是张三千年之后的徒弟。
那在李四眼中,张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张三作古千年,按照世俗的定义,他早就已经死了。
可按照刚才的说法,张三应该活在李四的心中。
可留下经典的张三,显然并不应该是全部的张三,并且,在李四心中活着的那个张三也不一定就是经典的张三。
这关系说起来可能有点绕。
但让吴泑现在已经缕清了真实张三,经典张三以及李四心中的张三,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毋庸置疑的是,真实张三必定是为源头。
而经典张三则是分支,这个分支也代表着张三的一部分特性。
至于李四心中那个所活着的张三,可以说是李四自我映射出来的一部分。也可以说他可能是张三,当然也可能并不是张三。
难道丁先生就是想让他明白这个道理么?
吴泑定了定神,把他刚才想到的逻辑关系,重新又在心里盘了一遍后,才和丁先生说了起来。
可丁先生在听到他的阐述后,却直接摇了摇头。
吴泑所回答的并不是他想问的。
“你好好想一想,刚才我最开始问的的问题是什么”
吴泑的记忆力还算可以,简单回忆了一下后,就回想起来了。
最初是自己再询问有关炁的问题后,丁先生在给自己说了一下能量的集合关系。
然后。
他就问了一句,我是什么?
原来丁先生刚才所谓的明白是指这个么?
在接合刚才所想到的内容。
一个极其荒唐的想法顿时涌上他的心间。
我,是一个认知与见解的合成品?
可转瞬间,他就把这个想法给摁了下去。
因为这个推论缺乏了一个东西,并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他之前所强调的独立意志。
吴泑想的也没错,这里面的道理就跟平时玩的手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