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世界:
整理《梦之典》之全面觉醒
第12卷 等价交换
立:大同世界是如何运行的?与我们现在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梦:自然而为,无为而治,大同世界是按照文明和广大生民的意愿自行运行的。
立:什么是文明和广大生民的意愿?
梦:当形成了文明集体意识,集体意识中所有正向个体的集合就是广大生民的意愿,同时也是主机的意愿。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正向个体当下共同的需求就会反应在文明集体意识中,集体意识将这一需求再投射到每个个体,这样整个文明就有了发展方向,每个个体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就能各司其职。
立:在整个文明中,不是所有僵尸都能进入集体意识,社会上如何区分呢?大同世界会不会有僵尸为了利益冒充觉醒者,谎称进入了集体意识?
梦:在大同世界不存在冒充者,在觉醒时代的初期是存在的。能够进入集体意识的正向个体称为“圣雄”,在大同世界圣雄是普遍的。在集体意识中,圣雄们的意识是互通的,所以回归个体状态后,圣雄们是互相熟悉的,是可以互相印证的,不存在冒充圣雄的情况。只有在觉醒时代的初期,某些恶尸为了牟取利益,存在冒充的情况,冒充行为只能增加自身的罪恶值,很快就会受到惩罚。
立:在大同世界那些未能接入集体意识的个体有称谓吗?
梦:有的,未能接入集体意识的个体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未发育成熟的幼年僵尸,二是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失衡的负面个体,他们统称为“未成年”。“未成年”不是固定的,当幼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健康发展,成为正向的个体,就成为“恒民”。当恒民通过各种测试,能够成功进入集体意识,就会举行 “成年礼”,之后就可执“圣雄”称谓。当个体的成长出现偏差,偏重于个体利益或偏重于公共利益,就无法通过测试,是没有正确成长的个体,所以是“未成年”。
立:幼年僵尸与“未成年”还是有差别的吧?
梦:是的,一种是成长中的幼小僵尸,一种是永远长不大的巨婴。对于自私自利的个体,看似得到了实惠,其实就像兴奋剂,过早消耗了潜力,很难再成为圣雄。在大同世界,自私自利的僵尸属于“闲流”,他们不能成长为“恒民”,也就不能通过测试,是失败者,在短期内消耗完个体的贡献值后,要么涅槃重修,要么生命降维。
立:自私自利的“闲流”,一般都会获得更多的实惠,为什么不能通过测试?
梦:你又犯了老毛病,总以僵尸视角看问题。在你们现在的社会中是实惠为先,但大同世界不是。首先大同世界里没有你们所谓的金融和结算体系,个体所需的资源都是用贡献值来衡量,自私自利的行为表面看是获利的,但结算时往往是负值,将在痛苦的时间中度过余生。“闲流”不能通过测试,是因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无德僵尸强行修炼必然走火入魔,要么病痛缠身,要么精神分裂。
立:什么是走火入魔?
梦:走火入魔的情况我在“觉醒之路”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立:偏重于个体利益是“未成年”我能理解,为什么偏重于公共利益也会成为“未成年”?
梦:因为只要不能平衡利益关系,身心就会失衡,他们的行为不但会损害自身,同时也会阻碍文明的发展。偏重于公共利益失衡,是利他不利己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的行为也是不成熟的,属于“邪流”。如果自愿利他不利己,只奉献而不求回报是善举,但不可持久,是小善;如果用利他不利己的标准来衡量大众,就是严重的错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文明的发展是有害的。“邪流”通过改善和调节,可以转变为恒民,有成为圣雄的机会。
立:这么说做利他的好事不求回报只是小善?
梦:是的。不求回报的帮助弱小,是绝对的善举,所以天道会给以补偿,每一个善举都会被记录和得到相应的奖励。一个僵尸不可能一生都在做利他不求回报的事,只能偶尔为之,对这样的博爱僵尸要给予赞扬和奖励,但绝对不能用他们作为标准去衡量其他僵尸。
立:那什么是大善?
梦:大善就是即利他又利己的行为,既有付出同时又得到回报的行为,既能服务大众和社会,又能获得相应报酬的行为,这种是良性的循环,是利益平衡的行为,是社会提倡和鼓励的,能够推动文明的进步。
立: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报,是不是太功利了?
梦:你这个问题就是用博爱的标准去衡量行为,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伪善的。有付出就有相应的回报,是天经地义的,是善的,这样世界才能平衡运转。否则,善行只能出自偶尔的善心,不能成为社会运行的规则,善举得不到鼓励,行善者就会越来越少。
立:如果所有付出都要回报,那么所有的行为是不是“都成交易”了?
梦:本来就是交易,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交易。
立:如果按您的交易法则运行,整个社会岂不是有利益的事才做,没有利益的事就不做?
梦:社会的发展一直都是这样,没有利益为什么去做呢!
立:我的意思是,那些没有回报的公益事业就没有僵尸去做了。
梦:我明白你的迷惑在哪里了,你和我的角度不同,我说的有利益的事,是以文明为主体的,是以众生为服务对象的,而你说的利益是以自身为主体的。比如公益事业,在文明的角度就是极其有利益的事情,是大家争相而为的,是极大的善举,能获得的贡献值也是丰厚的。你在以狭隘的个体利益为出发点,公益事业就是没有利益的。在大同世界,无论衡量善恶,还是衡量利益,首要的出发点都是文明和众生,其次才是个体。凡是共公事业和公益行为的贡献值都是主机直接发放的,不用担心利益的问题,凡是有利于文明发展的行为,都会得到主机奖励的贡献值和权限。所以不会出现你担心的情况。
立:那么在个体的交往中,所有的行为都是利益交换,那么彼此的情感是不是太淡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