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因为能态本身就是能量的循环,上一卷只讲了各个维度的组成,还没有讲循环,那么今天就从循环开始吧。能态向着空性发展,最终到达“虚极”态,进入宇宙空间“大分解”,回归穹子的信息态。能态向着物性发展,最终进入黑洞的“密极”态,当黑洞超过空间承受的极限,就会形成宇宙物质“大爆炸”,同样还原为穹子的信息态。“空性”与“物性”异路同归,这样就形成了闭环的能态循环。
强:这么看来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还是存在的,不过不是宇宙诞生的理论,而是空间和物质循环的理论。
梦:是的。整个循环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空态的大分解可以进入物质维度,而物态的大爆炸也可以进入空间维度。当整个宇宙热寂死亡,空间和物质最终都回归信息态的灵宇宙,灵宇宙再创造物质宇宙。循环是确实存在的,奇点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和元点。
超线:[a1虚线态 a2 波线态 a3 平线态 a4 曲线态 ]
超膜:[a5虚面态 a6波面态 a7平面态 a8曲面态]
超体:[a9虚体态 a10波体态 a11平体态 a12曲体态 ]
超密:[ a13虚密态 a14波密态 a15平密态 a16 密极 ]
强:关于超体和超密您还没有详细介绍,物质是如何进入“超体”的中子星形态,中子星又如何形成黑洞的,我很好奇。
梦:好的。超体的状态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或者说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只有大质量的恒星末期才能从“超线”阶段跨越“超膜”进入“超体”。跨越“超膜”的变化太过剧烈,呈现出“超新星爆发”。
强:“超新星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新星”会变成“超新星”突然“爆发”?
梦:还是从头开始解释吧,曲面对应固体,平面对应液体,波面对应气体。小型天体是曲面态的固体行星,大一些的行星处于平面态与曲面态的结合态,一般的行星外部是固态的,内部是液态的。如果行星质量太小,物质的压力不足以是内部液化,整个星体就都是固体,这时处于“曲面态”,你们把这种星体称为“矮行星”或小行星,大多数的卫星、流星和星际碎块都是这一状态。
强:如果行星质量继续增加,能形成全部都是液态的星体吗?
梦:理论上可以,但实际很难。随着行星质量的增加,星体内部的液态部分虽然增加,但星球表面的压力毕竟是不足的,所以行星外部都会有一个外壳,只是厚度不同而已。
强:行星内部的热量不是会向往传导吗,继续增加行星质量,也不能形成存液态星球吗?
梦:是的。因为星球的质量继续增加,星球的表面的确会液化,但在压力的作用下,星球的内核的压力也会增加,导致星体外部达到液化了,但星体的内核却气化了,星体形成了液态、气态结合的行星,还不是纯液态的。
强:存在这样的行星吗?
梦:是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状态就是这样。
强:如果液态、气态结合的行星质量继续增加呢?
梦:如果继续增加,那么行星外层的液态就会组件转化为气态,行星的内部转化为“虚面态”的等离子体。
强:这个状态好像是木星和土星。
梦:是的。
强:我好像明白了,如果星体的质量继续增加,外部就会变成“虚面态”的等离子体,内部变成的“曲线态”的等概率云。
梦:看看,多么简单,你把恒星都捏出来了。这个状态的恒星就是稳定的恒星,就是太阳。
强:我继续捏好了。比太阳再增加质量,外部是“曲线态”,内部是“平线态”,还是恒星吗?
梦:这个状态,你们称“新星”。
强:虚面态+曲线态的恒星内部是核聚变,曲线态+平线态的新星内部是什么反应?
梦:也是核聚变。区别是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是铁元素以下的核聚变,新星内部的核聚变可以超过铁元素的制约。
强:为什么能行内部的核聚变不能超过铁元素?
梦:跟铁元素的的质量有关。还记得我之前讲过物质弯曲空间的原理吗,当物质超过阈值,空间弯曲的性质就会有漏斗形变成草帽形,而铁元素就是这个分界限。铁以前的元素可以在“曲线态”的能级下发生反应,铁以上的元素需要“平线态”的能级才能打破草帽的边界,发生大元素的聚变反应。
强:“超新星”为什么会爆发呢?
梦:“平线态”的能级已经可以打破草帽的边界,所以核聚变会一直的反应下去,使原子核的密度越来越大。没有了草帽边界的限制,原子靠得越来越近,电子被彻底压碎,转变为中子和微中子,微中子逃逸,就只剩下了中子。在电子重组的过程中,(强-弱)链接大量转化为(强-强) 链接,极大增加了内侧空间的曲率,表现是吸收能量。而电子的消失又释放了原子核内的空间,物质极速塌缩,是物质从“超线”的能态转变为“超体”的能态。这个过程就是超新星爆发。
强:超新星爆发后为什么不是进入“波线态”或“虚线态”,而是跌落至“超体”呢?
梦:因为决定物质存在的是能态,当超弦场能级的作用大时,物质质能和曲率的作用就处于弱势;当物质密度增加,曲率和质能就相应增加并占据主导,那么超弦场的作用就处于弱势,物质跨越“超弦”直接进入“超体”。
强:是否存在“波线态”和“虚线态”的“夸克星”呢?
梦:是存在的,但不是以常规的星体存在。
强:是什么?
梦:处于亚黑洞的“黑洞星”。具体情况我们在黑洞的章节再讲。
强:我一直有个疑惑,电子为什么能占据比原子核更大的空间?
梦:因为电子是弱质子,电子的结缔一半在内层空间,一半在外层空间。我在“物质2”中讲过,超弦的结缔作用是相等的,qΛ强=rΛ弱=wΛ微,弱轭力远远小于强轭力,所以弱轭力产生的曲率Λ远远大于强轭力的曲率Λ。而且强轭力的作用使电子结缔在外层空间的曲率形成草帽形。
强:我明白了,电子的轨道和电子占据的空间,就是电子在外层空间结缔的草帽直径,电子的粒子直径,在内层空间看似比原子核小很多,其实在外层的结缔比内层大很多。
梦:就是这样。看来你进步很多,不但能捏恒星,还能捏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