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道理,以前市面上的衣服就那几个款式,黎阳城这样的小地方街上的衣服几年前还都是清一色的款式,根本就没有“流行”这样的词语,学校里的学生想攀比也要费劲心思。
如今只怕全国都找不到黎阳城这么多款式的衣服,街上、职场、学校各种场所五花八门的衣服看得人应接不暇。
布票在别的城市可能被限制,但是在黎阳城没有布票一样能买大把的衣服。
学生在学校重点就该是读书,校服确实是个好选择。
“校服将来的市场肯定很大,一口吃不成胖子,先可以让各个学校学生自愿购买,也可以让有钱的家长出钱赞助,以后可以跟教育局联系,最好是政府出钱,免费给学生发放,就不会给贫困学生带来负担了。”
一口吃不成胖子,你都想到让有钱的家长赞助了,你也不怕噎死?!
还想让政府出钱买?是想上天吧?
林静不怕,因为这就是将来的现实,不用多少年国家就会开始义务教育,再过一些年书本就能免费,再过一些年校服、字典之类的也能免费。
黎阳城会成为先富的一批城市,只会更加超前。
打好基础,垄断一方。
小了,周文凯觉得自己格局小了。
自己这个人情都还没落实,人家就还了个更大的,做大哥的觉得……自己这表弟占大便宜了,长得好就是吃香。
服装是别人的,林静也就给个简易校服图样。
周文凯随意看了一眼,以为她没见过国外的校服才画的男女都一眼,道:“国外校服女生都是穿短裙的。”
“那是国外。”林静可不觉得国外女生穿短裙有什么好,要风度不要温度在黎阳城还可行,放全国就不那么可行了。
“你这也太宽松了?”
“就是要宽松,华国人讲究实用,宽松点一套校服就你能穿三年,尤其是女孩子更能减少很多成长压力。”
当她说这话的时候,除了她自己,周围都是怪异的目光。
林静给了他们一圈大白眼,最后落在周文凯身上,“所以,你愿意尝试就试,不愿意又不是我的生意。”
周文凯愿意试。
比起同行相互碾压,搞条新渠道更好。
家具厂是自己的,原本是想交给周毅打理,现在有周文凯自然让他们一起来。
林静又给他画了十几张简易家具的图纸,大大小小各有不同,最大的优点就是可折叠收纳,运输的时候能够尽量减少空间占用。
“具体的尺寸肯定要请专业的人来做,就比如这样的箱子可以做成一套,外面是大的,里面是中的,再里面是小的,能一次运输最多的货物就一定要测量好尺寸。”
“还有厂房、机器、工人都要考虑好,财物收支要清楚。”
周毅道:“放心,瓜子厂的管理章程我能够背诵。”
“瓜子厂和家具厂的风险不一样,比如袋子里多一颗瓜子或者少一颗瓜子没多大影响,但是家具四条腿一条高两毫米桌子就不稳,章程也要有侧重,家具的材料、油漆都是易燃物,消防管理要放第一步……”
周文凯有点了解表弟的感受的,能想得这么周到的人,居然是从一个穷省穷县里走出来的乡下人。
怎么看都觉得看不透。
不过他比周毅简单,他又不谈对象,他只谈钱,可能让自己赚更多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