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来了,沪城迎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下得并不深,浅浅的一层,学校的树木花园都积了一层薄雪,雪景很美,校园里多了不少照相的人。
更让人激动的是,那份关于经济改革的文件,终于发放了。
大学生向来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先锋者,消息也是最灵通的,学生们都很激动,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未来的每一天都会有惊喜。
“上面鼓励个体户,以后不叫投机倒把了,叫个体户,可惜我在上学,要不我都想去干个体户了,肯定能挣不少钱。”黄文杰兴高采烈地说。
“个体户又不稳定,哪有国营单位好,旱涝保收,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多好。”另一个同学说道。
其他同学也都点头赞同,他们和黄文杰的想法截然不同,看不上个体户。
他们可是天之骄子,全国那么多考生,只有他们考上了,门槛多高啊,个体户是个人都能干,几乎没有门槛,能有可比性?
“你们可别小看个体户,自古以来,商人都是最富的,小生意挣大钱啊!”黄文杰的南方普通话很搞笑,一激动还结巴。
“你这就不懂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古时候最有钱的可是当官的。”
“嘘,别说了。”
其他同学变了脸色,自觉回到座位,不再讨论这些了。
说话的同学也察觉到了问题,脸色变了变,干笑了几声,打圆场道:“我就是随便说说,还是要努力学习,将来给社会做贡献的好。”
“对对对,咱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其他同学异口同声附和,个体户什么的,他们没兴趣。
黄文杰摇了摇头,还叹了口气,觉得同学们眼界太浅,不知道个体户的妙处,他得给家里打个电话,让父母去申请营业执照,可以大展身手了。
方棠也听到了这些同学的议论,对黄文杰有些刮目相看,个体户确实很香,这个时候下海经商的人,基本上发了大财。
“这个文件应该不会变动了吧?”宋丹玲小声问。
“应该不会吧,都发文件了,哪至于变来变去的。”
宋丹玲眼睛亮了下,问道:“你们说,我让我妈去镇上卖早饭行不?”
她又说道:“我妈做的包子很好吃的,家里也没啥事,而且我家负担也大,弟弟妹妹还要上学呢。”
“可以啊,国家鼓励个体户,你妈去工商局办个营业执照,就可以卖早饭了。”方棠觉得宋丹玲脑子挺活的,卖早饭虽然辛苦,但小本经营,挣的也挺多。
“那等中饭我给家里打个电话。”
宋丹玲下定了决心,她对方棠有着盲目的信任,本来还有点不安的,现在也没了。
马红梅也被感染了,犹豫道:“我要不要礼拜天和晚上,也出去摆个小摊?”
“你打算卖什么?”安静问。
“没想好呢,就是有个想法,佳佳越来越大,那一千块迟早要花完,我想攒点钱。”马红梅有点愁。
大城市消费高,而且小孩子时不时头疼脑热的,去医院要花不少钱,她想多攒些钱,要不然心里没底。
“卖袜子毛巾就不错,东西轻,还是生活必需品,肯定有赚头。”方棠建议。
马红梅眼睛一亮,欣喜道:“还是你脑子活,我怎么没想到,晚上我提个包,去热闹的地方摆摊,多少总能挣点钱,比糊纸盒强。”
“还得找到进货的地儿。”安静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