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殿下,外面风大,还是进去说话吧。”
朱高煦几个正偷听的兴起呢,忽然背后出了一道声音。
几人转身一看,竟然是他们爹素来倚重的道衍和尚,大和尚手中拿着佛珠,正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们。
还不等他们做出反应,道衍就推开门走了进来。
在燕王他们夫妻离了北平的时候,他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他也没想到,高阳郡王妃一个妇人,竟然会如此有魄力,用一个小小的福寿丸,就能弄死朱允炆。
“拜见燕王,燕王妃。”
道衍站在最前面,拱手道。
“都来了?那就都坐下吧。”朱棣摆摆手,自从柳夏说了她的谋划以后,朱棣就发现了外面偷听的那几个脑袋。
柳夏还是一副温和的笑,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朱允炆倒行逆施,狂悖无道,如今他已经命不久矣,那咱们燕王一脉,该崛起了,不然别人会觉得咱们一脉贪生怕死呢。”
朱棣说道。
“是,我等听从爹指挥。”
朱高炽为首,众人大声道。
道衍大和尚没说话,只是微笑着,“殿下,乃是天命所归。此举必定顺利。”
朱棣听了以后,更高兴了,
既然道衍都这么说了,那必然是有十成十的把握了。
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大嫂从北平接过来了,省的朱高炽天天想着念着。我还没见过大侄子呢。柳夏心道。
她还真想见一见朱瞻基,看看这好圣孙究竟好在哪里。
———
入夜了,起了微风,有些寒冷。
明明应该躺在病床上的朱允炆,竟然站在了御案前面,放下朱笔,盖上了象征皇帝权利的大印。
那道圣旨上面,赫然写着,传位于太子朱文奎的话。并且命齐泰,黄子澄等他的几个心腹,作为朱文奎的顾命大臣。
赐死朱棣以及朱棣的几个儿子。
他心里清楚,自己身子撑不了多久,恐怕大限将至。
还得多安排一点,让自己儿子继位以后,能顺利平坦才行。
“咳咳咳”
朱允炆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如今盖好了玉玺,更是拼了命的咳嗽,仿佛要把自己的心肝肺都给咳出来。
朱允炆抓着案边,还是没站稳,一头摔了下去。
脑袋磕在椅子上,破了一大片。
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地毯。
朱允炆费尽力气,挪动了一下身子,对着外面扯了扯嘴唇,声音从嘴里逸了出来,“小安子,小安…”
只是声音极小,在大殿外面打瞌睡的小安子,压根儿没有听见。
朱允炆费尽力气的呼喊,消散在了风中。
直到第二天
早上微风不绝,细雨绵绵,气温降了不少,
乾清宫中,传来了小安子绝望的哭喊,“陛下!陛下驾崩了!”
他去看时,朱允炆的身子都已经僵硬冰冷了。
“陛下啊!”
小安子从朱允炆手上,拿到了那道染了血迹的圣旨,稍微浏览了一下,就塞进了自己怀里。
流着眼泪道,“陛下,奴婢一定把您最后交代的差事给办妥当了,让您安安心心的走。”
说着,小安子就往外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