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儿,在事情没有成功以前,一句话都别说出去,朱高燧都不行。”柳夏道。
尚黛狠狠地点了点头,“嫂子放心吧,黛儿一句话都不会说的。”
另外一边,吕氏和朱允炆正商量着,朱棣夫妻应该怎么安排。
吕氏坚决,“我的儿啊,燕王夫妻,狼子野心,他们竟然违背你的旨意,进京祭拜,那就不能轻易饶过他们!”
朱允炆神色冷淡,“母后,按照规矩,你该称呼我为陛下。”
他现在是皇帝了,非常厌恶原来,什么事情自己都不能做主的感觉。
到了现在,他绝对不允许吕氏一个皇太后,在朝政大事上,指手画脚。
自己皇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就着重提过一句话,后宫不得干政。更何况自己如今正当壮年,用不着一个皇太后来垂帘听政。
“这,我的…陛下,哀家的提议,你得仔细思量思量啊。”
吕氏脸色一变,最终还是改口了。
她记忆里,一向对自己恭敬有礼的大儿子,还真没有这般硬气的时候。
连自己的话,都敢直接拒绝。
“母后这话不妥,无论如何,他都是朕的亲叔叔,他这次回应天,又是来给爷爷送葬的,无论如何,朕都不能以此为借口,处置了他。”朱允炆一本正经。
吕氏眉毛一挑,“那陛下打算怎么做?就这么过去了?”
“朕…”
朱允炆一时语塞,还真说不出话来了。
要说不罚吧,自己这威严扫地,以后还有什么颜面,管理那些藩王们呢?
要是罚了,以抗旨不遵的罪名吗?
那样平民百姓只会称赞朱棣的孝顺,哪怕冒着被责罚的风险,也要回应天送葬。
“陛下,太后娘娘!外面户部侍郎,卓敬大人求见!”
小太监跑了过来,禀报道。
“让卓爱卿进来吧。”朱允炆眼前一亮,说不定这个卓敬,能给自己提一点好的意见。
不多时,一个身材矮小的中年人,从外面走进来。
“臣卓敬,拜见陛下!拜见太后娘娘!”
“爱卿免礼,朕有问题要请教。”朱允炆接着道,“卓爱卿,如今燕王之事,你觉得该当如何?”
“陛下,微臣以为,燕王智虑绝人,不可不防。不如把燕王的封地,迁徙到南昌,位置近一些,方便陛下管理。”
卓敬说着,深深地行了一礼。
“爱卿所言,朕以为不可,燕王与朕乃是骨肉至亲,这么做,岂不是寒了燕王的心?再者说了,北方的战事,还需要燕王出力呢。”朱允炆叹了口气,直接否决了卓敬的话。
“陛下思虑周到,微臣佩服。”卓敬就是来提一句的,至于朱允炆采纳不采纳,那都不重要。
反正也不妨碍自己一个月那么点薪水。
朱允炆之所以不答应,和骨肉至亲没什么关系,南昌太近了,而且当地好学之风极盛,好多进士都出自那里,让燕王过去,对自己来说,弊大于利啊。
万一燕王要谋反呢?
从北平打过来,走走停停,怎么也得大半年,若是从南昌起兵了,那早上起兵,晚上朱允炆的头颅已经被割下来了。
“这样吧,燕王夫妻来应天不易,就住在应天吧。等什么时候,残元侵犯我边境,让燕王夫妻再回去。”朱允炆一拍脑袋,想出来了这么个法子。
卓敬率先高呼,“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