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的这个酒,咱听说过,不是号称神仙醉吗?连神仙都能醉倒啊。”朱元璋笑呵呵地接了过去,一口喝完。
至于刚才那个话题,已经掀篇了。
朱允炆抿了一口,可能不太习惯这么烈的酒,一张俊脸,憋的通红。
柳夏继续无语,倒了一口温水给他,这孩子酒量这么不行的吗?这可是日后的建文帝啊。
当了皇帝还不能喝酒?
把那杯水喝了,朱允炆觉得自己肠胃里面舒服多了。
不是自己酒量不行,是这酒太烈了,自己又不是嗜酒之人,寻常也不怎么喝,猛地喝了这一杯,实在有点受不了。
“哎呀,真热闹啊,许久没见这么热闹的时候了。”
朱元璋盯着外面那些相谈甚欢的宾客,语义深重地叹了一口气。
其实很简单,朱元璋想马皇后了,还有他那些已经就藩的孩子们,或许还有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们。
如今都死的死,废的废,走的走了,只剩下朱元璋一个,真可谓是孤家寡人。
“若是咱的妹子,咱儿子们还在这里,场面一定比这个更热闹。”朱元璋又喃喃自语。
只有离着他最近的朱允炆,还有向来五感灵敏的柳夏,完完整整地把这句话收到了耳朵里。
朱允炆心中感慨,原来那些老人们啊,现在都离世了。
柳夏则是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若是懿文太子还活着,他们燕王府一脉,何至于走上谋反的路呢?
有朱标在,他们这些藩王都可以安安稳稳地活到老死。
那些随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功臣们,也不会落到那样凄惨的下场。
这场婚礼,就这么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过去了。朱元璋也带着朱允炆,往皇宫的方向走。
两人也没有坐马车,纯粹是走着过去的。
每次见到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
朱元璋凑到了那个卖包子的小贩前面,那人看着比朱元璋年纪还大呢,头发都白了,“老哥,拿两屉包子,咱大孙啊,陪着咱再吃一点?”
“爷爷?方才怎么不多吃一点?”
朱允炆一贯吃的太子府专门请厨师做的精细美食,对于民间那些吃食,他压根儿就没尝过。
也许他爹懿文太子是吃过的。
“这不一样,在这里吃和在你堂弟他们家吃的,这差的多了。”朱元璋拿起还有些烫手的包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朱允炆也不再多说什么,也拿着包子啃了起来。
只是朱元璋都吃完两个了,朱允炆手上的包子,才吃了不到一半。
朱元璋也没注意到,一心打量着外面往来的人群,“咱曾经多想过这种日子啊,不说多富贵,只求能吃的饱,穿的暖,就行了。”
“托您的福,现在的百姓,日子已经好过很多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理他的话茬,自顾自地说道,“咱老了,总是回忆起当年发生的事,你爹,宽厚仁善,你那些叔叔们,也都是有本事的,还有你奶奶,对咱要多好有多好啊。”
“可惜了,一个一个的,都走了,剩下咱这个孤老头子,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算了,不提这些了,今天你瞧见你堂弟成亲了,有什么感想啊?”
朱元璋话锋一转,看向了朱允炆。
见朱允炆手上那个包子还没吃完,顺手又给他塞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只吃这么一点,那怎么够啊?多吃吧,还长身体呢。”
朱允炆笑了出来,把剩下半口包子都塞了进去。
他都这个年纪了,怎么可能还长身体啊,真正长身体的应该是他儿子朱文奎他们俩。
“爷爷,我觉得这次堂弟成亲,柳氏操办的就挺好啊,据说这次聘礼的钱,都是柳氏自己掏的。可见她也挺疼爱自己弟弟啊。”朱允炆不知道自己爷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能打个哈哈。
“柳氏是个好孩子,凡事多想想,多动动脑子。”
朱元璋意有所指,“她是咱们老朱家的媳妇儿,不能平白被人欺负了去。”
“是,爷爷,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