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很快就抵达了岸边。
他们正处在长江上,这就到了应天了。
他们燕王府还真是实诚,是最早到应天的那一批人。晋王秦王他们家的孩子,都还在路上呢。
有专人过来接洽,客客气气,低头哈腰地,声音还有些尖锐,要不是有胡子,柳夏就要怀疑这是个太监了,“小人王二拜见几位殿下。”
“京中的宅院已经安排好了,请随小人来吧。”
朱高炽点了点头,一副熟络的模样,很明显这是他安排下的人。
前面几人都骑着高头大马,柳夏都是如此,她可是将门之女,怎么可能不会骑马呢?虽然她们家这个将门,是在她哥哥这里才发扬光大的。
唯独一人不同,就是那个肥胖又患有腿疾的世子殿下,朱高炽。
他坐在最后面的马车上。
到了府中,柳夏才下了马,四处溜达起来,这里只有她一个能算得上正经主子的女子,当然要管理好这座看起来不大的宅子。
这是朱高炽选的吧,的确符合他的风格,不显山不露水的。
表面的装潢虽然不掉价,但是也称不上豪华。
换算一下的话,这里差不多是应天的二环位置,离着那个皇宫不远,骑着马很快就能到。
“郡王妃,这里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看着柳夏在四处打量,管家婆子刘妈妈是坐不住了,这里的一切都是她去操办的,完全是按照自己家世子爷的打算来的。
不会这个新来的郡王妃,不满意自己的设计吧。
柳夏摇摇头,笑了笑,“刘妈妈,你别着急啊,我觉得都挺好,你准备这么干净的一处宅院不容易。来吧,接赏钱。”
“是,多谢郡王妃,”
刘妈妈捏了捏那个荷包,脸上笑的和一朵盛开的菊花一样。
“这就是厨房了?”柳夏说着,走了进去,里面是一群正在忙活的厨娘们。
刘妈妈紧紧跟着柳夏,谄媚地笑着,“对啊,这是咱们府里的厨房,看着还算干净啊。”
“别紧张,刘妈妈,你知道我院子在哪里吧。”
“知道知道”
“在我院子里面,再加一个小厨房。”柳夏吩咐完,就离开了。
这时候,一个小厮跑了过来,“郡王妃!宫里的公公,来咱们府宣旨了!就在东门!您快过去接旨吧!”
柳夏一怔,朱元璋这老爷子是怎么想的?
刚进应天没多久,气都还没喘匀呢,就有旨意过来了。
东门是专门用来接旨的地方,不然轻易不开的。
从这条小巷子走过去,一路碰见了刚脱了衣裳打算睡觉,听见有圣旨来了,披上件衣裳就往外走的朱高燧,刚吃了两块点心,胡子上还沾着点心渣的朱高炽,还有舞刀弄枪,弄的额头都出汗了的朱高煦。
和他们一比较,柳夏这个样子,已经很体面了。
这几个兄弟,真是以后夺嫡的那几个人吗?
怎么感觉都不太聪明的样子呢?
“老二,扯一下衣裳!”朱高燧穿的太着急了,衣裳没穿好,左边那个袖子,说什么都穿不上去了。
还是朱高炽离得他近一点,帮他扯了一下。
当然,点心渣也掉在了他衣裳上面。好好的绸缎啊。
虽然他现在还一点不知情。
来宣旨的,不是朱元璋老爷子的贴身太监,而是另外一个专门宣旨的,叫宋儒生,龙行虎步,虎背熊腰,看起来压根儿不像个太监。
反而像是个征战沙场的大将军。
怎么说呢,这个人的形象,和他的身份,他的名字,一点都不搭配。
“圣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