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病房外,何薇薇收起脸上的不屑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李玉梅看着进来的何薇薇,皱了皱眉头。
“李同志,老师下午没空,叫我过来帮他拿一下书。”不等她说话何薇薇扬着下巴说道。
李玉梅放下手中的书,拿起放在床头柜上的正骨手册,站起来递给她。
何微微伸手接过书,瞟了一眼放在那里的高二物理,轻蔑地说道:“李同志还是学学怎么纳鞋底织毛衣之类的吧!高中课本不是看看就会的!”
“那就不劳何同志操心了,你应该多想想跟着王教授学的医术熟练了没有!”李玉梅微笑着对她说道。
“我只是好心给你建议,既然结婚了,就该好好在家相夫教子!”何薇薇高傲的看着她说道。
“我媳妇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轮不到你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实习生来说三道四!“李玉梅正要说话,躺在病床上的刘亦然冷冷的开口。
“你……”何薇薇的脸色顿时涨红,恼怒的看向刘亦然,在看到他英俊的面容时愣了一下。
李玉梅看向刘亦然甜甜一笑:“我爱人就是爱说实话,还请何同志不要介意。”
听到李玉梅的声音,她回过神来,狼狈的转身离开。
“这个何薇薇不是个心思纯正的人,不值得结交!”看着离开的何薇薇刘亦然说道。
“我知道,她是医院的医生,等你出院了,我哪里有机会再碰到她!”李玉梅边说边倒了一杯水递给他。
“玉梅,我觉得我现在就可以出院了!”说到出院,刘亦然又提出要求。
从术后第三天开始,刘亦然就提出了要回家休养,只是李玉梅哪里放心,一直没有同意。
“我的伤口都已经结痂,今天应该都可以拆线了,我们不应该在这里占用公共资源!”刘亦然知道李玉梅的为人故意这样说道。
“再说了,你不就是医生吗?在家里你照道样可以给我换药,呆在家里和呆在医院是一样的,还可以把病房腾给有需要的人!”想到这几天那个周教授一有空就来找媳妇讨论,现在又增加了一个王教授,刘亦然极力劝说。
听到他这么说,李玉梅也觉得确实是她欠考虑了:“等会儿周教授过来,我让他给你看看,如果可以拆线,我们就回家去。”
“好!我听你的!”听到她同意,刘亦然高兴的咧开嘴笑起来。
下午,周教授过来的时候,李玉梅就让他给刘亦然查看伤口是否可以拆线。
“他的伤口恢复得很好,已经可以拆线。”周教授仔细的检查后说道,并让助手拿来拆线钳,亲自把线拆了。
李玉梅去办了出院手续,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小李呀,你这回去了,我都不方便找你学针灸了。”看着收拾着准备离开的李玉梅,周教授有些惆怅的说道。
这几天有大型的手术,他都会叫上李玉梅一起帮忙,见识了银针止血的神奇,他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一有时间就来找李玉梅讨论学习。
“家属区离医院又不远,我也有很多地方要向你学习,我们可以隔几天找个时间一起探讨。”李玉梅一边收拾一边说道。
这几天跟着周教授一起上手术台,让她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于外科手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我们可就说定了!”周教授立马收起脸上的惆怅,高兴地说道。
收拾好东西正好碰上周兵过来,知道刘亦然这是要出院,他抢过李玉梅手上的袋子,
“嫂子,这些就让我来拿,你扶着营长就可以了!”
“那就麻烦你送我们回家!”李玉梅小心的跟在刘亦然旁边。
他已经可以下地走路,只是动作不宜过大,三人慢慢地往家属区走去。
回到家里安顿好刘亦然。想到家里还有一些腊肉,她准备到地里拔一些蒜苗炒腊肉。
“小周,我现在去地里摘点菜,你就留下来一起吃晚饭吧!”李玉梅对放下袋子的周兵说道。
“谢谢嫂子,你去忙,我和营长汇报一下工作。”
“那我就先出去了。”李玉梅提上菜篮子就往楼下去。
“营长,上次捉到的那人在牢里自杀了。”看到李玉梅离开周兵脸色凝重的说道。
“怎么回事?”刘亦然疑惑。
“当天晚上把他押回去我们就展开了一轮审讯,但他就是不开口,连续对他展开了48小时的突击审讯,他硬是一个字都没说,眼看他熬不住了,就暂停了对他的审讯,等再次提审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咬舌自尽了。”
周兵简略的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他的身份核实了没有?”
“是军区医院食堂的一名老兵,老婆嫌他常年呆在部队前几年和人跑了,丢下一个女儿和他相依为命。”
“她女儿呢?”
“我们找到学校的时候,老师说她女儿两天前就没有再去学校。”
“看来线索又要断了,背后的人手段狠辣,那个枪手还有没有提供什么有用的线索?”刘亦然皱起了眉头。
“没有,他知道的就那么多。”
“徐林那边有没有查出些什么?”
“据他同宿舍的人说,三年多前他有一段时间经常会做噩梦,有时还会说梦话,说他不是故意的。”
“那就从这个时间点前后开始排查,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事件!”
“已经开始查了,只是时间隔得太久,线索不好找,只能慢慢排查。”
刘亦然又在家里休息了十天,刚开始可以正常活动,他又开始忙碌起来。
李玉梅又恢复了之前的生活,只是周教授和王教授会三不五时的叫她去军区医院讨论学习。
五月初,李玉梅取回一封信,这是她和小丽约好的每月通一次信,讨论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只是这次的信似乎特别厚,回到家里,她小心地拆开信封,除了小丽写给她的信,里面还夹着另外一封信。
她看了一下信封,是从贵市寄来的,李玉梅立刻想到了黄爷爷,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信不长,只有短短的两段,她快速的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