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接过卷宗便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一份卷宗的内容可以说详细到令人发指。
时间跨度大约有六个月,而这六个月中每一天王钝的行踪都被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什么时辰起床?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干了什么?三顿饭吃的是什么?事无巨细全部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特别是让朱允炆都感觉毛骨悚然的是,这份卷宗里连王钝每夜与哪位妻妾同睡,一夜敦伦几次的信息都没有放过。
这种程度的调查报告,也是朱允炆此前从未见识过的,可以说这简直就是一份监控记录的文字版。
朱允炆耐心的看完所有的卷宗之后,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在看完卷宗之后,他就知道当初影子为什么会选择调查王钝了。
当初调查王钝的时候,王钝乃是一名工部主事,主要负责武库和军器监。
而之所以调查他,是因为在王钝任职期间,武库和军器监都丢失了不少的武器装备。
而影子则怀疑这些丢失的武器装备可能涉及到行刺皇帝的事件,所以才将王钝列成了调查对象。
然而,经过长达半年的调查之后,他们却发现这批武器虽然确实是从王钝手中流出,但是却与谋反和刺杀事件无关。
经过追踪确认,这些武器经过数次交接,辗转千里被送到了沿海的泉州府。
所以,影子最后认定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贪腐案件,便终止了对王钝的调查,并且将此事彻底封存了起来。
影子因为不关心除开皇帝安全之外的任何事情,所以他们一旦认定了是贪腐案之后,就非常果断的结案了。
但是,朱允炆却从这卷宗里看出了许多问题。
首先丢失的武器品种和数量都不算小,足以武装出一支精锐千人队。
精制腰刀五百,精制皮甲两百副,蒙皮大盾三百,精制长枪头五百……
前面这几项武器都还算比较普通。
而接下来的攻城弩十架,神火飞鸦一百个,一窝蜂二十架,这些武器就让朱允炆感到有些疑惑了。
像攻城弩和一窝蜂这种大家伙,不管是拆卸还是组装,甚至连路上的运输都十分的麻烦。
一般来讲,如果只是贪腐的话,真的犯不着倒卖这些玩意儿。
而且朱允炆也怀疑,谋反的话,可能没有谁会花钱购买这种笨重而实际效果并不大的武器。
特别是像神火飞鸦和一窝蜂,实际上都是一次性的武器,用了也就没有了,一般除了朝廷兵马之外,其他根本不会有人使用。
在卷宗中,除了这些武器之外,还有一个细节也引起了朱允炆的注意。
那就是在王钝任职期间,军器监无故开革了十几名专司制造弓弩的匠户,而这些匠户同样去了泉州府。
如果没有何尊之前汇报的情况,朱允炆可能和影子一样,也不知道王钝倒卖这些武器和匠户的用意是什么。
甚至就连朱允炆,可能都会做出和影子一样的判断,那就是这些都是王钝利用手中的职权在贪腐。
然而,有了何尊之前的情报,朱允炆两下一结合,就彻底弄明白了王钝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倒腾出这些武器和匠户,绝对不是为了倒卖牟利,而是为了武装海商。
也就是说,王钝所支持的海商,如今使用的都是大明朝廷军器监出品的正规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