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允炆也相信,接下来的战局将会以今日为分界线,攻守之势将会完全逆转。
燕王朱棣,即将沦为被围剿和征讨的对象。
大战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打扫战场和收拢降军了。
这一战,京师兵马和淮安军的伤亡都不算太大。
京师兵马大概只战死了三百多人,伤了两百多。
而淮安军的伤亡就要重一些了,死了大约一千多人,伤员也有八百多人。
淮安军的伤亡,主要来自于后期围攻陈圭率领的燕军精锐,死战之下的燕军精锐也爆发了不菲的战斗力。
作为身份至高无上的九五至尊,朱允炆肯定不会留在战场上参与打扫战场的,而是提前返回了京师皇宫。
然而,朱允炆没有想到,当他进入聚宝门之后,突然间京师内就传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他抬眼看去,整条大街两边密密麻麻全部挤满了京师的百姓。
他们在看到一身金甲,满身血迹的朱允炆入城之后,纷纷跪倒在地,口中开始山呼万岁。
对于这些京师百姓来说,他们想的东西远没有那么复杂。
朱允炆守住了京师,让京师的百姓避免了一场战乱,而这些百姓就会发自内心的感激朱允炆。
而且,朱允炆也通过这一次的京师之战,成功的在百姓的心目中树立了新的形象。
勇武刚毅而且异常的骄傲……
这形象非常的接地气,满足了绝大多数京师百姓对皇帝这个身份的所有幻想。
朱允炆一路都保持着微笑,频频向着周围的百姓点头。
他知道现在这是建立自己新形象的最佳机会,所以他一点都没有嫌麻烦。
等到朱允炆成功的回到皇宫之后,他觉得自己整张脸都已经笑的有些僵硬了。
换下盔甲,洗漱一番之后的朱允炆,便立刻就开始接着处理起政务来。
皇帝这份职业基本上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不论什么时候桌上都会堆满了永远批不完的奏折。
哪怕如今的大明还处在内战之中,但是各地报上来的问题依旧没有变少。
再加上这两日,因为要筹备最后的决战,所以导致积累下来的奏折数量就显得有点多了。
朱允炆一边耐心地批阅着各种奏折,一边心思却转到了,该如何才能将自己从繁琐的政务中抽身出来的问题上。
之前他组建了一个六人的朝廷核心,但是由于他们的职责所限,能直接处理的问题并不多,每日依旧有大量的事务都需要朱允炆来亲自决断。
这就必须要设立一种新的理政机制了……
朱允炆暗下决心。
当京师城外的燕军被彻底歼灭之后,朱允炆的心情明显也变好了很多。
他也终于开始有精力来思考下一步如何优化朝政和军事了。
当然,朱允炆也知道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千头万绪的事情都必须一点一点的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