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贵听了这话,立马撇撇嘴表示,“我们金融管理局和财政司都经历过几次危机了,到现在还不是一样,安稳地坐在这里,这就说明官方的手段还是有用的。”
陈东很快反应过来,捻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吹着热气,“香江股市真是安稳的话,两位也不必到我这里来了。”
“你!”
他成功激怒了杨富贵。
“我说的不对吗?”
阿芳站在旁边,看见陈东面对香江两位金融界大佬,这样游刃有余,心中升腾出无限的崇拜感。
杨富贵缓过劲儿来,“我们这一次,会同时寻求内地的帮助,内地对我们外汇储备的支援只会多不会少。”
“真的吗?”陈东一脸笑意地看向杜行知。
这时候杨富贵才留意到,杜行知坐在他的身边,一脸的为难。
实际上港府每一次反攻的胜利,都带着侥幸的成分。
财政司是发号施令的人,而金融管理局是具体操作的人,所以杜行知作为金管局的总裁,则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压力。
这时候陈东咄咄逼人地说:“与国际对冲基金相比,你们的优势是什么?”
说到底香江也正在被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左右夹击,上面既不想摘了这顶帽子,又不能让广大市民丧失了立身之本。
如果进行政府干预,则香江必然会受到世界各地政治和经济人士的批评,而且他们会将这种批评延伸至内地,怀疑内地对香江的态度。
政治经济不分家,香江经济发展得顺利与否,也是外人评价内地的一个依据。更何况香江刚刚回归,这中间能做的文章多了。
可是如果他们不进行政府干预,那面对苦心经营的国际对冲基金,香江政府有没有多大的必胜决心。
到时候港币失手,要是出现了跟泰铢比索那样连续贬值的局面,他们又如何跟香江市民交代。
这才是他们最纠结的核心所在。
陈冬不失时机地提醒了一句,“其实国际炒家只是几个害虫,香江市民的资产才是股市的骨血。”
“香江要是不愿意丢掉自由市场,这个头衔,我可以代替官方操作。”陈东再次提出条件。
杜行知偏了偏头,想与杨富贵再商量商量。
不过现在的杨富贵却陷入了极大的精神内耗当中。
一方面,他和香江特首一样,不愿意丢掉自由市场这个帽子,另一方面,他作为香江财政司已经坚守原有的规矩,这么多年,如果趁现在股市动荡的时候打破规则,未必是一件好事。
可是,让一支私人资本为港府办事此事几乎前所未有,这也太离谱了。
即便是先前他们动员四大家族一起护市,那也只是动员呼吁,而不是真正的合作。
陈东见两位不说话,当即继续说道:“我将会把这1,000亿港币的资金投入香江股市中,进行长线投资,这些钱够买下港股总数3~4,而且在持有股份过程中,我将不会让这些股票流到二级市场。”
“多长时间?”杜行知下意识问。
“5年。”
陈东冷冷地说道:“如果财政司还想讨价还价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再商量下去的必要了。”
“杨司长,你应该也知道这笔钱直接解了香江的燃眉之急,而且除了我,即便是四大家族也不会凑这么大一笔钱给港府。”
见上司没有说话,杜行知用商量的语气说道:“5年绝对不行,这样吧,我们各退一步,25年。”
陈东听了这话有些好笑地说:“杜总裁,这笔钱可是我自己的钱,我有我的安排,在此基础上,只要不破坏港府的操作,稳定住农林渔牧、公共事业等几大权重股板块,就帮上港府的大忙了。”
杜行知心虚地缩了缩脖子。
陈东无奈地补充了一句,“三年,最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