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紧要关头,这蔡氏内应是如何安然送出情报?
曹军在襄阳囤有重兵,像是门户水道都是重中之重,又怎能轻易就掌控西门水道暗闸?
再者,子时三刻开启暗闸,三灯信号如此明确,若是半路上信报被截,岂非是自我暴露了?
『此恐是曹子孝毒计!』诸葛亮指着信报说道,『德珪还是谨慎为上。』
蔡瑁此刻哪里听得进去?
蔡瑁已被『首功』的幻象冲昏了头脑,急切地反驳:『孔明多虑了!那曹子孝纵然在城门之处严防死守,然焉能清除我蔡氏多年经营的所有暗桩?西门水道暗闸位置隐秘,构造复杂,是多年之前就查探所得,非我蔡氏核心子弟不得知!此情报细节详尽,暗号无误,必是心腹冒死送出!此乃天赐良机,岂容错过?』
诸葛亮看着蔡瑁因激动而有些涨红的脸,心知已无法说服他了。
人么,总是喜欢听自己想要听的,见自己想要见的。
如果说诸葛亮已经是功成名就,或者说指挥过什么大场面,被封为什么高出蔡瑁许多的官职,那么蔡瑁或许还会听劝。
可是现在么……
蔡瑁已经『忍』了很久了。
从房陵开始,蔡瑁就一直都在寻找着『机会』。当然,这个『机会』不是说蔡瑁想要把诸葛亮怎么样,而是想要超过诸葛亮,夺取部队的指挥权。
一路而来,虽然说蔡瑁一直都表现得很是『谦逊』,对于诸葛亮的号令无有不从,但是那是为了亲眼看看诸葛亮有几斤几两。并且还打着随时来补充诸葛亮行动的『漏洞』,让这个年轻人知道什么叫做走过的桥,吃过的盐。
但是很遗憾……
这一路来,蔡瑁没有得到任何的『发挥』机会!
这让他憋屈得只能将苦水往肚子里面咽!
如今,面对襄阳城严格的城防,诸葛亮也是一筹莫展的时候,蔡瑁收到了这一份的『情报』,这一份的『消息』,如果能成功,岂不是说明姜还是老的辣,诸葛亮只能对付些小场面,而他才是可以一举定音的大只佬!
『孔明贤侄……』蔡瑁嘿嘿笑着,『你看……』
诸葛亮没等蔡瑁说完,便是摇头打断了蔡瑁的话,『请恕亮直言。德珪此举,大有风险,亮不能将手下兵将交于德珪,还请见谅!』
『你……』蔡瑁瞪圆眼,越发的觉得是诸葛亮『小肚鸡肠』,见不得自家立功,便是咬牙说道,『既然孔明不愿,那就罢了!我有蔡家精锐,也是足够!』
诸葛亮看着蔡瑁,心中叹息。他知道蔡瑁已被功名蒙蔽了双眼,看不到这几乎是『赤裸裸』的陷阱。可是诸葛亮也没有资格强行命令蔡瑁取消行动,因为这必然会导致蔡瑁心中生怨恨,到了后面恐怕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事情来。
诸葛亮沉吟了片刻,退而求其次,说道:『德珪若是执意要去,亮亦无法阻拦。但务必万分小心!入城之后,切不可直奔西门,更不可轻信信号!需先潜伏观察,确认无误后方可行动。亮会亲率兵卒,在城门外接应,以防不测。』
『哈哈,哈哈!某晓得!』蔡瑁大笑。
诸葛亮的好心,蔡瑁认为是诸葛亮想要『抢功』!
『贤侄既然不愿交兵卒与我,也就不必什么「接应」了!』蔡瑁挥动手臂,显得意气风发,『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就让贤侄看看某的手段!』
诸葛亮也是无奈,只能看着蔡瑁点起三百名最精锐的蔡氏私兵,携带利刃短弩,趁着夜色,悄然登上小船,悄然而去。
按照蔡瑁的『计划』,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蔡瑁真的能够打开城门,引发襄阳城的内乱,那么在襄阳城北的李典廖化先锋部队,必然就会得到消息,所以蔡瑁觉得诸葛亮的『接应』,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更何况蔡瑁熟悉襄阳城内地形,也知道在襄阳城中,人口兵卒众多。有道是一人倡乱,千人景从,这要是引发了城内骚乱,再来个营啸什么的,就算是李典廖化的兵没来,说不得襄阳城就被破开了四门,成千上万的百姓外逃,堵都堵不住!
蔡瑁带着咸鱼翻身的梦想,进入了暗道之中。
没错,他没有进入水道,而是钻进了河神庙的暗道。
按照蔡瑁的设想,即便是在水门之处被曹军察觉,他可以有两手准备!
毕竟曹军对于城门水道等防护甚严,万一出了什么万一,自己老命也是很重要的。
暗道之中狭窄曲折,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泥土的腥气。
蔡瑁一行人在黑暗之中摸索前行,火把的光芒也仅仅只能照出丈许,在石壁上投下扭曲晃动的影子,即便是蔡瑁等人小心行进,免不了的脚步声在暗道当中回荡,气氛压抑而紧张。
终于,蔡瑁等人摸到了出口之处。
出口之外,是一片死寂。
蔡瑁待在暗道的洞口附近,静静等待。
出口就在眼前!
破城的首功唾手可得!
蔡瑁觉得有些唇干舌燥。
忽然之间,在城西方向传来了鼓噪之声,这让蔡瑁的心脏狂跳起来,他挥动手臂,『建功立业,便是在此时!』
一声令下,蔡氏精锐私兵便是掀开了暗道的遮蔽,鱼贯冲出!
一切都没有问题,就在蔡瑁想要带着人冲往西门,和水道之中的蔡氏私兵应和一处的时候,看着空荡荡又黑漆漆的街口,诸葛亮那句冰冷的警告忽然在他脑海里面跳动而起,一种军旅老将对于杀气的直觉,让蔡瑁产生出了一股强烈的不安。
蔡瑁猛地停下脚步,抬手止住身后亲卫。
街口寂静。
漆黑一片。
连虫鸣都没有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