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去县,会议室。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赵科长和秦厂长两人的回归!”李领导兴奋地说道:“他们完成了重大任务!我们怀去县的乡镇企业将会迎来一次飞跃发展!”
在热烈的掌声之中,赵国栋笑着站起来摇头:“这次出去我就是个打酱油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秦亮一手安排策划的,我们能用这么便宜的价格将设备买回来,都是秦亮的功劳。”
赵国栋从来不抢别人的功劳,更何况是他最信任的儿子的干爹,就更得给秦亮造势了。
“各位领导,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秦亮说道:“我们能用这么便宜的价格把东西买到手,就是因为在建华厂那边不能用。想要将它改造到能用的地步,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采购费用是不能做手脚的,毕竟走的是公对公的账户,最多也就是剩下黄彦忠那十万块钱的回扣,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到手。
所以,秦亮必须要把话说清楚,如果县里的人觉得剩下的四百万可以挪用的话,秦亮可没办法把瓷砖厂的摊子支撑起来。
“这个县里早就安排好了,剩下那四百万,也是你们瓷砖厂的,不过,利息得你们出,从借款之日开始。”
这钱也没太大问题,毕竟是借来的,仅仅是利息就够很多人怵头的了,这可是烫手的山芋,都扔给秦亮就最好不过了。
“好,没问题。”秦亮说道:“不过现在天寒地冻的,工厂也没法施工,得到了来年春天。”
“时间不等人啊!每天的利息就那么多钱,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李领导又有些担心。
“想办法?什么办法?现在要是盖厂房,那就是豆腐渣工程啊!根本就不结实。”秦亮说道。
要是在南方,不论冬夏都没问题,北方天寒地冻,想要盖房子根本就不现实。
当初李领导一直催着秦亮盖厂房,但是厂房最终还是没盖成,天寒地冻的,秦亮可不想折腾出来豆腐渣工程。
“李领导,您就别操心了,反正最后利息和本金,都是秦亮他们还的。”赵国栋说道:“对秦亮,我很有信心。”
以前就觉得秦亮不简单,这次出去一趟,赵国栋更是感受到了秦亮的厉害,不管什么难题都难不住秦亮,只要秦亮想干,就一定能干好。
“好吧。”李领导说道:“那些设备回来之后,先放到你们人武部的库房里,由你们看管,不能出任何问题,等到厂房盖起来再说。对了,你们盖厂房要多长时间?”
“钢铁厂那边怎么样了?”秦亮问到:“钢板生产什么时候能开始?”
“他们正在协调采购设备,估计过了年就能到货,装上了之后就能试投产吧,明年开春就差不多了。”
秦亮点头:“要是钢板能按时投产,那咱们的厂房,一个月就能盖起来。”
刚刚秦亮转移话题,问起来钢铁厂,大家伙还以为是他关心朋友的老丈人,谁能想到,居然还是和厂房有联系的。
“一个月,你该不会是要用钢板来盖厂房吧?那个成本可就高了!”现场的一名领导立刻就开始质疑了。
要是在别人那里,想都不敢想,但是这秦亮可不是普通人,一向都是敢想敢干,要是想用钢板做厂房,也不稀奇。
“当然不是,只是用钢铁来做主框架,这样盖厂房的速度快。”
后世的高楼大厦,很多都在用钢结构,就是因为这种方式盖得快。
工厂当然也要用这种方式,反正工厂原本也是需要有横梁的,车间内部最好还不能有柱子,用钢结构做框架是非常合适的建筑方案。
“既然已经决定这样做,那就尽快做好准备,等到明年开春,就赶紧动工。”李领导说道:“瓷砖厂的相关手续,也要尽快办理。”
到现在为止,秦亮这个企业家还没有申请开设这个工厂呢,钱还是县里负责保管的,总感觉到不踏实,还是赶紧交给秦亮为好,省得以后秦亮突然不干了,撂挑子了,大笔的利息还得县里还。
秦亮点头:“我会尽快办理的。”
欢迎的会议很快就结束了,秦亮在赵国栋的陪同下,办理了各种手续,又折腾了几天,才终于腾出时间来去钢铁厂看看。
高高的烟囱里在冒着浓浓的黑烟,这是工业时代的象征,同时也是十几年之后到处关停小钢铁厂的原因。
至少还能赚十几年钱吧,到以后承包期过去了,谁接手了谁倒霉。
“亮子你来了。”刘科长已经化身为了刘厂长,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一段时间,一切也都步入正轨了。
“嗯,我过来看看,你们这里的情况怎么样?”
“还行,我找了二十多个老师傅过来,严格控制原料配比和炉温,现在出废炉渣的几率,已经控制到了十分之一以下,以后熟练了,还能控制到千分之一之下。”
“嗯,刘叔。”秦亮点头:“看来,这个厂子在你手上又活过来了。对了,成瑞和春花呢?”
“都在忙,春花在帮忙整理账目,这厂子以前就是一笔烂账啊!”
“以前的烂账,还用得着整理?”
“当然了,必须要整理出来,以后或许能用上。”
秦亮点点头,知道刘厂长的目的。在国有企业里干的时间长了,对里面的门道当然也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的了。这就是以后的护身符啊。
“开春的时候咱们瓷砖厂要建设厂房,需要用一批钢板。”
“当然没问题,等到生产设备弄来了之后,钢板投产,先给你们用。”
“刘厂长,外宾来了!”就在此时,有人兴奋地跑来向刘厂长说道。
“好,请他们到会议室。”刘厂长点头:“我稍后就过去。”
“外宾?哪里来的外宾?”秦亮问到。
“是这样的,为了能在这里冶炼出来合格的钢材,我请人把这里的铁矿石以及冶炼出来的炉渣,送到首都钢铁厂去化验,当时正好有岛国人在场,就要了一部分,等到他们化验完之后,就对我们这里的炉渣感兴趣了。”
刘厂长介绍道:“他们愿意花十块钱一吨的价格来购买这些炉渣,我们大概地计算了一下,这些炉渣大概有两千吨,也能卖两千块钱左右,因为这是一笔意外之财,和县里进行了协商,其中一半的钱上交县里,另一半的钱留下来自用,我们打算用这笔钱给工人们发过年费。”
炉渣?
以前的时候,钢铁厂的工人没少从厂里顺东西回去卖,但是,炉渣没有人要,这东西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几十年下来,堆积了两千吨的炉渣,也就是正常的了。
现在,厂里要发展,要把炉渣卖掉,也是顺理成章的,腾出来地方也能大干一场。
但是,秦亮却皱起来了眉头:“刘厂长,您想过没有,他们为何花钱买你们的炉渣?”
“他们说,把这些炉渣买回去做混凝土材料。”
“那么,从我们这里运输到港口,然后到他们国家,需要花多少钱的运费,您算过吗?”
刘厂长是大城市来的,一下子就明白了秦亮话语里面的意思。
“他们另有所图,咱们这些炉渣是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