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随风和江闻雨在牢里说了什么无人得知,毕竟两人都不是傻子,知道牢里隔墙有耳,聊得都是一些很寻常的话,估计两人之间有暗号,或者其他一些特殊的交流方式。
但淮阳府的瘟疫,哪怕当地的县令已经极力控制了,派兵将整个村子都围了起来,感染者也都隔离了,可以说是直接切断了感染源,但附近的几个村子还是遭殃了。
天高皇帝远,淮阳府距离京城快马加鞭都要四天的路程,消息传来的时候,村子里都死了十来个人了。
即使岁禾已经经历过了人命不如一块面包的末世,也依旧对这样的世道感到悲哀,底层老百姓的命是上位者博弈的棋子。
等到江黎派出去的人回来,皇帝派出去的太医也到了疫病所在地。
岁禾早就让江黎给皇帝呈上了防止疫病和基础治疗的方案,但可惜她现在都还不知道究竟是何种疫病,是细菌引起的还是病毒引起的,传播方式都不知道,无法对症下药,还得先研究了再说。
暗卫带回来的疫病之人的衣物,还有部分皮肉组织,岁禾研究分析了之后,确定是一种rna病毒。
病毒致死率不高但传染性很强,在现代来说症状应该和流感差不多,但这个时代医疗落后,对穷苦的百姓来说,伤寒都要人命,这瘟疫就是灭顶之灾。
岁禾正想着用什么方法能够不暴露自己,又能救这些陷入无妄之灾的百姓时,老英国公向皇上请愿了,说只有江闻雨能治疗这场疫病,还为她求情,说不能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埋没掉了一个能够为国效力的惊世之才。
江黎跟岁禾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还劝道:“不必担心,这场瘟疫大概率是秦随风的手笔,我们都能知道的事情,只要皇帝不是傻子就会察觉,现在还留着那两人,大概是皇帝还想着把他们的价值给榨干,毕竟那些个世家都有恩于皇室,他不好出手那就只能借力打力了。”
果不其然,皇帝还是放了江闻雨,快马加鞭把她送去了淮阳府。
说起来还挺戏剧的,古代处理瘟疫的方式是残酷的,封村控制,控制不住就会整座村子都烧了,这是最有效的阻断传播的方式……
就在村民们心死如灰之际,江闻雨像天降神女,希望之光般拿着皇帝的手谕阻止了残暴的县令,救村民于水火。
江闻雨的医术是毋庸置疑的,她仅仅用一个月就稳住了瘟疫蔓延的趋势,成功治好了不少村民,让整个淮阳府都对她感恩戴德。
她和秦随风在淮阳府大肆收揽名声,皇帝却丝毫动作未有,这让熟悉皇帝的大臣们敏锐的政治神经都动了。
又是半个月后,江闻雨凯旋而归,皇帝还给她加封为乡君,虽说没有封地,但是她从一介庶民直接飞升到宗氏女才有的封位,就是阁老的女儿都得向她行礼,毕竟阁老的女儿并没有品阶,严格来说也是庶民。
好家伙,岁禾可不想听雨见到她还得给她行半礼,于是她拉住了江黎的袖子。
“你能写信问问皇上能不能给听雨封个乡君当当。”
岁禾这话问得理直气壮,毕竟比炼钢法子都进献上去了,还送了那么多好东西给他,换个乡君不过分吧?
江黎闻言也认同地点点头,转身就回书房写信去了。
认同你奶奶个腿!人形信鸽万刺史在看到信件的内容时,直骂娘。
这么直白地问皇帝要封号的他还是头一次见,就是亲王想给自己的女儿要个郡主的封号,都没有他那么理直气壮吧?
拜托啊兄弟!你还是个庶民啊!
无语归无语,但他还是将信送到了皇帝面前,是时候该让江黎倒掉脑子里的水了,不要以为和皇帝通了几次信,就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心腹了。
皇帝见万刺史送信过来还挺高兴,和江黎交流着实让他身心愉悦,仿佛找回了年轻时和兄弟畅所欲言的感觉。
可看完这封信之后,他想把刚刚的话吞回去……
万刺史见皇帝呆愣住了的表情,心里在打鼓,他可不想江黎真的折进去了。
“额…陛下,江黎此人才干卓绝,但出身边陲小县,来皇城也不到一年,整日醉心于格物,不通世故……”
万刺史想解释几句,但皇帝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行了,朕知道。”
万刺史见状狠狠松了一口气,看来江黎这“莽撞”的性子还挺对皇帝的胃口的,大概人老了就喜欢跟没有心眼且直白的人打交道。
他这口气还没有松完,皇帝就找来了大太监,“拟旨!”
……
当晚,在宫里安插了探子的人都接到了情报,万刺史大晚上脚步虚浮,一脸肾虚地走出了御书房,能文能武年过半百还能百步穿杨的万刺史,在下阶梯的时候还趔趄了一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岁禾和江黎,都睡得可香了,江听雨也完全不知道她爹娘虎到直接开口问皇帝要封号。
第二天,江听雨依旧风雨无阻地早早去到工坊练习,中午的时候收到消息,有从琉璃国的船商回来了,带回了不少原石,正在京都最大的舶来楼售卖,江听雨有想买的东西,就前去都热闹了。
这还没进店,就发现楼外停靠马车的地方都停满了,不少马车都是有标志的,她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了几家眼熟的。
看来来的人不少,哎,人多就会哄抬价格,今天想捡漏是不行了。
只是她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江闻雨,自从江观雨死了之后,江听雨觉得江闻雨这人就跟躲在看不到的角落里的毒蛇似的,不能直打七寸的时候,还是先远离。
江闻雨出现的地方,她从来都是人群的焦点,此刻她又被人层层围住了,大厅都被堵得水泄不通。
江听雨稍微垫着脚尖才能看到前面的动静,站在江听雨前面的是谢家的一个姑娘,江听雨对她有点印象,因为总觉得她长得有点眼熟。
此刻江闻雨正拿着一支发簪,在说些什么,离得远听不清。
但身边窃窃私语的人太多了,江听雨从碎片信息中也大致拼凑出了事情的经过,江听雨又和谢家的姑娘,谢宜林起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