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半夜,江欣把所有的数据,整理到了一起,得出了些许的数据。
对于这些数据,江欣只能有所了解,但具体怎么调整就没了那个脑力。
而第二天,郭铭拿到这个表格,倒是点了点头。
有了基础的改良方向,郭铭的动作很快,不到一天的时间,一份全新的配料表就提炼出来。
然后江欣根据这个配料表,再一次在郭铭的帮助下,弄了一下试吃。
往返三次,才把配方彻底固定下来。
而这个期间,其它人也陆续开始了试吃,试用。
时间在江欣把生产工艺交上去的时候,缓慢来到了第一次大比评的日期。
说是大比评,但除了有一个公司副总和几个外聘的美食员,其实一点儿也不正规。
公司大会议室,被改成了临时的评比间。
这次整个食家一共有八十七个人报名参赛。
八十七份样品,此刻没有任何标志的分别放在不同的桌子上。
由此可以看出来,研究东西确实很容易,但研发一款合理并受欢迎的产品,很不容易。
领导也不是一个爱搞事儿的人。
简单的拍拍照, 发言鼓励,直接就宣布评比开始。
这么一翻操作,弄的大家满头雾水,谁能以为这是一个受公司重视的活动。
而带来的五个美食员,从第一样东西,依次开始试吃起来。
每样东西只是品一小口,然后品味一下,在手中的评分单上,做好分数。
周围加上助手的一百多人,围在最外圈,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打评自己的东西。
看到是这么一个随意的过程,本就因为看到其它人产品而生出的紧张,让江欣的心里更乱。
这帮人都是什么人啊。
公司的一个比赛,一个一个那研发的,跟研究院研发的东西,有什么区别。
品味不清楚,但外形,个顶个的美观,吸引人。
早上的时候,江欣还亲眼看见一个同事,做的多味花生。
那基本就相当于早上现做,然后微凉之后直接上包装。
品感能差?
包括几个跟自己一样的实习生,也是一样,个顶个的内卷。
另一组的牛艳,竟然做的是高成本肉脯。
肉食和素食,哪怕平时说它们各有各的口感,味道。
可品评起来,哪个更有优势,这还用说么。
虽然公司会根据制作食品,有一定的补助。
但牛艳那个明显不够,还得自己添钱。
为了一个入门名额,你就说,这谁能想的到。
江欣站在边上,从开始,脸色就一直没好看过。
阴沉的厉害。
要不是郭铭站在江欣身边,扶住她,江欣真想上去问问,这帮人怎么想的。
八十多个东西,看似多,但一一品评,也真也不过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随后几个美食评家和副总,还有几个中层领导,拿着刚刚打评好的分数,出了会议室。
留下这一百多人,在这里等着煎熬。
就这么个活动,平时还能说上几句话的小组成员,现在干脆成了陌生人,互相离的远远的。
分数统计,打评,又是足足一个小时,会议室的大门,才再次被打开。
郭铭冷静的看着进来的人,轻轻的对江欣说道。
“分数出来了。”
不用郭铭解释,江欣也能看的明白。
其它领导,看样子是不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