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声最大的,是一位肥老头。
只见他嘴角长着两撇胡须,一副儒生打扮,手里还捧着圣贤书,说话似乎很有分量。
梁昊大将军清了清嗓门:“既然程先生也赞同诛杀赵介,这事就此揭过。接下来需要诸位共同商议,陛下往后的安排。”
肥老头程先生顺势奉承道:“不知大将军有何绝妙提议?”
梁昊大将军道:“农桑系万民之根基,儒学乃社稷之梁柱。我大蕤国尚农修儒,陛下虽是年少登基,却也时常与我说起,要躬耕牧野,亲身典范,以恤万民。”
群臣大呼:“陛下圣明!”
梁昊大将军继续道:“陛下如此,一来能够远避那些搬弄是非的乱臣贼子,二来可以专心修习儒学,实属大蕤国之大幸。赵公公,程先生,你们即刻拟旨!”
刘丕身旁的老太监一听,瞬间伏在地上,摊开空白圣旨,开始提笔等候程先生口述。
“圣诏曰:皇城之北,蕤江以南,群山环抱,有谷葫芦。内有广袤之湖泊,万亩之良田,乃大蕤宗室皇庄之所在。
朕将躬耕于此,朝中事务,尽数交与梁昊大将军和太后共同处置。待朕学所有成,行及冠礼后,再临朝亲政。”
梁昊大将军接过圣旨,满意地摸了摸胡须,从怀里掏出玉玺,染上印泥,用力地盖上。
末了,他便盯着雕像般刘丕,沉声道:“陛下,去到葫芦谷皇庄,要乖乖听话哦。臣会派遣百户庄奴,外加城隍司缉捕在案的五十二名小乞丐,以供陛下驱使。”
群臣自然少不了歌功颂德,并纷纷表示,愿尽绵薄之力,提供农具谷种,进贡鱼禽牲畜,献上笔墨纸砚,一派君贤臣忠的气象。
赵公公凑到刘丕耳边:“陛下,您得表个态,要不然小人不好向大将军交代啊。”
刘丕装出满脸疑惑:“什么是表态?”
赵公公无奈道:“陛下您就说,大将军辛苦了,朕会乖乖听话的。”
“哦!”
刘丕内心万马奔腾,这傀儡小皇帝可真是窝囊至极,不仅毫无地位,还要主动向梁昊大将军阿谀奉承。
生气归生气,此情此景,保住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以史为鉴,不听话的小皇帝,驾崩方式堪称花式死亡手册。
什么突发恶疾,暴虐无道,误吞金石,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更有甚者,还会掉粪坑溺亡。
刘丕可不想再添一笔,等朝堂重归平静,便站起身,朝梁昊大将军稚声道。
“大将军,你辛苦了。朕,朕会乖乖听话的。”
梁昊大将军抚掌大笑:“陛下圣明,哈哈哈!”
一通吵闹后,朝会正式结束。
群臣就像大马哈鱼,纷纷涌出大殿。
根本就没有人关注龙椅之上,刘丕这个吉祥物一般的小屁孩。
梁昊大将军没走,而是召集周围的太监,对小皇帝移驾皇庄进行细致安排。
首要便是组建葫芦谷皇庄内府,以赵公公为总管,核心任务是照看好小皇帝,不得私自与外界接触。
“赵公公!”梁昊大将军板着脸,认真道:“尔等务必要严加看管。我会派三千甲士驻扎谷外,若有宵小胆敢造次,定将其粉身碎骨。”
赵公公等一众太监纷纷惊恐伏地,小心翼翼道:“小人必定尽心竭力,看护好陛下,决不辜负大将军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