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一旦培养计划开始,很多老官员便会被淘汰掉。
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武道修为高就是了不起。
但并不是全无转机!
朝廷又没有把武道作为唯一超凡显学。
如果冒出来另一门新的功法,跟武道分庭抗礼,甚至超越武道,带给朝廷新的超凡者。
朝廷为什么不接受呢?
可是,重新创造出一门成体系的修行之法,难道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不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反而是一件颇为复杂的难题。
开创一门足以传承的修炼之路,消耗的资源与人才是非常恐怖的。
哪怕是朝廷,也不敢说能再创造出一门可传承、无后门的法诀。
当然,朝廷也没有必要继续创造。
太子爷胖胖的脸上收敛起明悟,仔细打量着诸多奏折。
估计老爷子快等不住了。
再等下去,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太子爷没等到老爷子出来主持大局,倒是等到老爷子出来了一趟。
只是,皇帝出关,不是为了平息官情,反而是为了给朝廷上下再添上一把火!
皇帝出关,仅仅传出一份相对简单的旨意。
在原有武道的基础上,再增添两门显学,作为朝廷修炼之路的补充。
被朝廷认证为官方的显学。
贡献新学的官员,将获得新学解释权与署名权等诸多权力。
这条旨意一出,整个官场一片寂静。
不是因为大家都被震慑的不敢说话。
而是因为,百官全都去串联各自的门生旧友,试图联合推出一门新学。
运朝建立,有识之人都明白,儒学那一套彻底退版本了。
不论是从汉朝开始的天人感应,还是本朝搞出来的殿兴有福。
不管是两汉的罢黜百家,还是前宋的程朱理学。
所有抓住老物件不放的人,注定会被淘汰。
只因,时代变了!
新时代,大明需要自己的新学问。
每个人,每个读书人,也不会放弃著书立传、名传天下的诱惑。
而大家的另一个共识,便是新学必定需要融合修炼相关的知识。
这是机会,也是挑战。
如果说,在此道旨意之前,还有很多文士抗拒朝廷的新法。
在旨意宣布之后,大多数抗议便烟消云散了。
文士们忙碌起来了!
比起外界的纷纷扰扰,朱瞻堪这边就安静多了。
在分发完数量可观的三宝丹后,朱瞻堪便继续潜心修炼。
灵气的浓度稍有提升,但不足以继续炼气。
朱瞻堪打算另辟蹊径。
尝试修炼其他路径的仙法,比如炼体仙法与识海仙法。
他修行的修仙法门,练习的是术法,追求的是大道。
对身体的强化相对有限。
所以,学习一门新的炼体仙法,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俗话说得好,修都修了。
朱瞻堪盘腿打坐,依托《百宝炼体诀》,养自身的血肉筋骨。
在打坐修炼之间,近乎无穷尽的气运,朝着他涌来。
朱瞻堪自然毫不客气,经过简单的净化,便将其收入囊中。
包括岛国、白莲教被打碎的气运残留,他也都调动起来,化为炼体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