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见她一言不发,想着刘熙应该是找应对方法。
“这样,张仲景你继续研究那些瘟疫,看看怎么恢复他们,其他的我再想办法。”
刘熙看着张仲景,神色虽说有些忧色,但镇定的样子,倒是让人不会怀疑她想不出办法。
听了刘熙的命令,张仲景也松了口气。
这样他就可以全身心研究这场瘟疫的病因,也不会累到照顾不好自己。
等他走后,刘熙转头看向荀彧,语气有些严肃,“荀文若,这事你怎么看?”
荀彧见刘熙问他,笑道,“自然是多培养医术上的人才。”
跟她想的差不多,但问题的就是在哪培养?让谁培养?
“甚好,具体你打算怎么做?”刘熙接着问道。
“也不难,城里的大夫较多,可以先从城里设办医学馆,先培养一些能懂基本术数的年轻大夫。”
这种荀彧也是处理过不少,要说具体步骤,只要君主支持,没有办不好的。
刘熙看着他,脸色有些微妙,
“医学馆倒是可以,但是如今是旺草乡连大夫都不够了。你说在城里设办,是不是有些不妥?”
真不是她抬扛,荀彧这人的办法。
如果她是一个封建帝王,会觉得他真的很会为帝王的名声着想。
既能用这件事给君王带来体恤百姓的好名声,又增加人才,他们的部下说不定也有利可图。
虽并不能及时解决某些地方人才缺失的问题,但只要完成任务不就行了。
牺牲一些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想到这,她心下就很不适,这种垃圾制度咋就不快点毁灭。
但这她不能表现出来。
荀彧也有些奇怪,刘熙为什么非要在这种事情上计较。
“主事,城里大夫多,直接就地取材,不是更为方便?”
他一说完,刘熙瞬间懂了,这说来说去,还是立场问题。
荀彧是以她为中心来考虑事情的,先满足刘熙,其次是城里,再次才是乡里百姓。
一缕清思路,她突然对荀彧的立场很是无语,敲了敲桌子,语气有些不悦,
“荀文若,现在没有大夫看病的地方是旺草乡,自然医学馆就得先设立在那里,设立在城里,这群年轻大夫没实践能做好么?”
见刘熙语气这么强硬,荀彧寻思着自己是想错了,他确实就是在细节方面考验刘熙的立场。
看来刘熙不仅是明主,还是一个仁主,就是对待豪绅和普通士绅上非常差劲。
豪绅就算了,他想着哪天可以劝她对士绅好一些。
想到这,荀彧垂眸,“主事体恤民众,自然是彧所比不来的。”
刘熙愣了一下,这荀彧是在试探她?
啊这,这还要试探!这都一起处理事情几个月了,还有人觉得她是装出来的?
算了,也正常,他谨慎一点,往后对他放开手脚也有利。
毕竟她跟荀彧的关系,没她跟钟会的关系亲近,自然是得事事谨慎。
她缓和了自己情绪,平静下来后,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