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住处离议事厅不算远,等侍卫一一答完,一伙人便到了议事厅。
议事厅的大堂很是宽阔气派,乌乌泱泱一群人站那里,也没见占多少位置。
里面的人见刘熙来了,立刻安静了下来,刘熙见此挑了挑眉,心想她还有地位啊。
不过也是,这故城的豪绅都是被她整顿过的。
现在这些乡长村长,还有各种新会的会长,都是大换血过的,个个根正苗红,真正清廉为民。
其中有一人年纪大概四十来岁,皮肤黑黝光亮,手掌粗大,是旺草乡乡长,他很是担忧:
“刘主事,这城门已经紧闭,可这几千的流民还在往上爬,城里能打的不到三千,这可如何是好啊?”
刘熙表示人有点麻,一穿过来就整活,但还是维持温和表情,
“盛乡长,莫要慌乱,你不是说了,城门紧闭,城外百姓已躲好,我们还有时间弄清楚流民具体状况。”
此刻她站于大堂主位,眯眼看着故城的地图,嘴唇紧抿不语。
这三四千流民虽然有个领导有方的将军,但因为里面男女老少都有,实际上能打的最多只有两千人。
故城里的百姓少说也有几万,但编制的士兵只有两三千,但都是训练过的。
道理来讲,也不会打不过。
但要先分散城外的流民才是,减缓现在对峙的压力。
“你去探一下城外的民兵可组织起来了?若组织起来了,去骚扰现在攻城的黄巾军,记得是骚扰,莫要伤人性命,迫不得已那另说,明白吗?”
刘熙朝面前的探子说道。
几刻钟后,刘熙等人便听到消息。
那伙黄巾军分了一千多人的精力,去对付花林里的民兵了。
“一千多人被调动了?主事,此刻是出城击破这些黄巾军的好时机啊!”其中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兴奋地看着她。
他很敬佩刘熙,这才花了一点点力气,就给城里的士兵制造了喘气的机会。
刘熙摇摇头,眉头紧皱,
“那将领明显知道我们城内的情况,才集中兵力攻城。”
“如今他分了一千多人,却丝毫没有要撤退的模样。”
“怕是没那么简单城里粮食充足,暂且先耗着他们。”
正讨论着,有个侍卫边嚷嚷边带着个青年进议事厅,
“主事,主事,城里有位先生,说的跟你一模一样,他还说是你的故交!!!”
刘熙抬眼望向门口,瞳孔猛缩,一脸难以置信看着这个青年。
“荀彧?你怎么会在这?”
此时是东汉末年公元183年,记忆中荀彧还是个19岁的青涩小年轻。
谁来告诉她怎么会是一副快三十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