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两千五十七章:俞大猷的期望
第(1/1)页

第两千五十七章:俞大猷的期望

刚回到布政使衙门,关于麓川战事的更多消息则是雪片一样传过来。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戚继光从前线寄回来的手信了。

原来得益于杭州新发明的等高线画法,戚继光还创造性地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表地貌。比如绿色代表森林、墨绿则是浓密的原始森林。

结果就是从上半年领兵驻扎对峙开始,戚继光就在让二十多个画师昼夜不停地画等高线了。

为的就是向朝廷阐明攻伐不易。

只是后来朝廷层层加码,又想要借麓川为跳板攻打朱雀国。戚继光更要借此打消朝廷的心思了。

开玩笑,步行穿越几千里丛林去打仗,这是去送人头还是打仗?送人头都未必能送上门。那地方太潮湿了,又难以转运,对现在已经大量依靠火器的明军来说,纯属送命。

这东西,要是以前劝诫就难了,朝廷的一帮头头脑脑,只会在地图画直线,然后表示这么短的距离,一个冲杀就过去了。赶紧给我上。

有了这个等高线彩色地貌图,朝廷特别是内阁、司礼监就能直观感受到地形有多不友好了。自然知道傍山走之字形盘山斜线。再考虑丛林,也就明白这是个什么难度了。

而一击即退也是戚继光给朝廷的献策。只有把麓川王朝的国土让给东吁国,其才能在此大面积驻军,也才能分散兵力,不至于那么紧密地跟朱雀国站一起。

事实上,一个老牌王国,最近又实现了大扩张,怎么还可能老老实实跟朱雀国合作。

后续,如果是安排海上攻击就好了。

麓川这条线,如果真要走得花数十年修凿出一条官道来才行。

看完了戚继光的信,则好巧不巧又看到俞大猷的来信。

很明显,朝廷是真的想直接海上强攻了。要不然也不会去找人试探俞大猷了。其实就在安南的杨将军就是最佳人选,再不济两位严将军也行。

但杨文将军已经转为驻地总督了,再让其领兵,输了还好,要是赢了,万一尾大不掉怎么办?

两位严总兵则因为貌似倭国那边也有问题,两人怕是还得留着防备那边用兵。

这一圈下来,一盘算,打胜仗后还不会造成君臣相疑的,且经验军功威望足够的就只有俞大猷了。

总不能什么都让戚继光上吧,万一这人也有点徐家那样的创业想法呢。关键是戚继光办事也太活泛了,完全具有创业的手腕。不像俞大猷,完全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将军。想创业,怕也是给别人做嫁衣。

而俞大猷被询问后,第一时间就写信过来询问了。主要是俞大猷确实年迈了,这要真出征就得随时做好船板裹尸的准备了。当然,万一条件不允许,都不一定有船板。

俞大猷是见过之前赵真善的那些镖师的。这次来问,自然是要问这些镖师的整体实力、训练周期、招聘难度、以及最近杭州流失的镖师、火器工匠这些。俞大猷好以此推算朱雀国精锐的大致实力。

很显然,虽然年迈,但俞大猷还是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信里倒是很直白,皇上拿了个侯爵做诱饵。

大明的功爵,别看是个侯爵,这可是太稀罕了。从宣宗过后军功封侯的一只手都能数出来。排除明英宗前后年间的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曹钦之乱前后的,那就几乎只有蒋贵、朱晖两人。

这要成了侯爵,岂不是成了大明两百年间的第三人。这次戚继光去麓川挨虫蛇瘴疠,传出来的风声也就是个伯爵。

虽然俞大猷以前不在意这些,但现在看到后辈戚继光都有了,也没来由地期望起来。

多谢多谢书友lhpdw的推荐票

(本章完)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强势闪婚:陆总夜夜掐腰细吻重生逆袭成仙,开局撞破公主做歌姬?我有一卷度人经穿书后,我和我妹绑反了系统和离后再嫁权臣,前夫气的吐血了成为反派的女儿后扒墙脚的女御史亮剑:追随孔过瘾,打造最强军工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游戏停服,玩家退服我贷款买装备重生后,我甩了不孝儿女享清福千亿神豪开局收服女战神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抗战:旅长,冤枉啊我真不是军阀变成丈母娘后,男友他懵了遁地鼠,化身成人在1933年娱乐神豪,开局一个无忧传媒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凭实力得机缘,怎能说我是反派!重生后,厉太太一心想离婚至尊战神:从被灭满门开始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开挂的隐身衣闪婚夜,被残疾老公撩到腿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