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重明等人看透了睬睬的心思,和她结伴同行,向汴京南边的紫竹林走去。
······
紫竹林。
翠竹万竿,婷婷玉立,组成了竹海,风吹过,竹叶簌簌,淡淡的竹子清香飘送出去。
睬睬和大家正站在一栋小屋的门前,这栋瓦舍里,曾经留有睬睬父母的影子,留有睬睬的笑声和眼泪,也留着过去她和父母使用过的床帐、桌凳、瓷壶、碟盏和碗筷等物,时过境迁,屋中落有许多灰尘,但原有的摆设等还在,显然睬睬不能经常回来,也无法做到时时洒扫,一任它自成堆。
睬睬在屋里缓缓走动,用手触碰着熟悉的物事,往事涌上心头。
“睬睬,不要过来,保存你的妖力,好好活下去。”睬睬仿佛再次听到父亲和母亲那天晚上说的最后的话。
那天晚上,月亮很圆,星辰如嵌在穹庐的莲子,把竹林照耀的银光灼灼,以往这样的夜晚,睬睬都会穿着月白色裙衫在竹林里穿梭。
无论她跑到哪里,裙衫上都流淌着银色的月光。
人世饥荒的出现,打破了睬睬家的生活,她的父母和亲人再也不忍看那些从竹林外飘过的白幡,做了个勇敢的决定。
睬睬被父母带出竹林,留在竹林外,眼看着父母走回,而在竹林深处则是其他亲人。
睬睬要跟上去,却被无形的结界阻拦:“父亲、母亲、叔叔、伯伯,你们不要那样做!不要!”
站在那里的睬睬看到了竹林深处亲人的烟消云散,看到父母变成白色的水汽,不多久,竹林最深处的竹子开始开花,白色的小花,仿佛银铃铛,在随着月光摇曳。
竹花从竹林内向外,逐渐盛开,到了最后,睬睬看见自己眼前的竹子也都挂上白色的花。
花开花谢,瞬息完成,结出竹米。
“我没有父母和亲人,什么都没有了。”睬睬止不住哭泣起来,哭声惊动许多只竹鼠。
黑色的人影一闪而过,接着出现几名捕快和打更的更夫,拿着刀,提着灯笼,他们也白驹过隙似钻入竹林。捕快和更夫钻进去后,又迅速返回,掰弯竹子,有所发现:“竹子结出竹米,汴京有救了!”
捕快和更夫放弃追逐贼盗,采摘起竹米来,摘了许多竹米后,反身走回汴京城,看到睬睬:“你这小姑娘,大晚上的哭什么?刚才我们来时,就见你在哭,你该不是鬼魅吧?”
“你们才是鬼魅。”睬睬止住哭声,“我的父母和亲人都死掉了,我肯定要哭的。”
“你的父母和亲人也饿死了。”捕快说道,“太遗憾。要是他们没有饿死,采摘竹米,以此充饥,就能活下来。”
“没有我的父母和亲人的牺牲,不会有竹米。”睬睬想要说出真相。
夜空里出现片火光,接着一只凤凰飞过来,在竹林上空盘旋,捕快和更夫们大惊失色,半晌后纷纷下跪:“感谢凤凰赐予我们竹米!”
捕快和更夫离开后,凤凰落下来,变成个绿衫少年,正是李向南,他安慰哭泣的睬睬:“收起悲伤,停止哭泣,从今以后好好活下去。”
睬睬根本不听,站在那里抹眼泪。
睬睬哭了一宿,李向南站在那里陪着她。
翌日清晨,汴京城和附近镇子里的居民百姓都带着竹筐来采摘竹米,睬睬还是站在那里,嘤嘤哭泣,揉着眼睛,李向南实在劝说不了,放任她哭泣,偶然给递过去手巾。
日日夜夜,采摘竹米的人越来越多,竹米越来越少,竹子也成片死去,睬睬还是站在那里哭泣,李向南则始终站在她的身旁。
“你们也去采摘竹米呀,再不摘就没有了!”好心的妇人提醒着,拉扯着身边三个孩子,提着灯笼,走入竹林里。
竹林里千点万点灯火,照亮睬睬眼角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