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秋还想到了林有德兄弟,当时他们藏下江省去的电报,不就是为了抢姜黎外公留给姜黎顶替的工作嘛。
他们的行为和宋春林半点区别也没有。
同样的事情,向国华第一时间替向明丽出头,姜爱华也为了两个孩子,鼓起勇气离婚。
只有她,懦弱无能,拖累孩子。
舒兰秋心里自责,但不敢表现出来,姜黎不喜欢她这样子,她也知道这样于事无补,重要的是现在和以后。
这种事舒兰秋也帮不上忙,只看姜爱华缺什么,她这里给添上。
宋春林不会因为通知书的事就愧疚,更不会因此对姜爱华和两个女儿大方,离婚可以,什么也不能带走。
……除了婚前姜爱华带来的东西。
这还是因为怕向国华的缘故,本来宋春林还想分点债给姜爱华才肯同意的,最后怕真这么干会挨打而放弃。
向国华和姜槐序去宋家搬东西的时候,宋骄就站在大门口冷眼看着他们。
结果进进出出几趟,都没有人理他,宋骄又委屈又生气,眼看是最后一趟的时候,宋骄终于忍不住开口,“大舅,小舅,你们为什么不劝劝我妈,我……”
“你这声大舅我担不起。”向国华拎着姜爱华陪嫁过来的椅子,站定看向宋骄。
“但你既然喊我一声大舅,你爸不教的我教你,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要伸手,凭自己本事得到的才真正属于你。”
这事但凡宋骄不知情,或者阻挠过一分,向国华都不会这么心寒,他们对宋春林和他老娘有意见,但对三个外甥女却是一视同仁。
宋骄很小时候回外婆家,向国华只要在家,再累都会把她架在脖子上,带着她到处玩。
连向军强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宋骄一怔,她完全听不进去后面那句,只听到了前面那句。
不喊就不喊,当她多稀罕。
再看姜槐序完全不理会他,宋骄暗暗咬牙,终有一天,她会出人头地,倒看他们会不会来巴结她。
尤其是她妈和两个妹妹,都给她等着。
……
等姜爱华的东西搬完,姜黎和向明丽的体检结果也都出来了,顺利通过,接下来就只等政审和录取通知书。
姜槐序和肖赞华都差了一点分,但肖赞华运气很好地补录进了江省的大专,通知书来得最早。
肖潇直接报考的中专,中专招生考试比高考晚几天,肖潇顺利考上。
这时候的中专是很吃香的,肖潇自己很满意,还要去感谢姜黎,如果不是姜黎鼓励她,她可能就熬不住繁重的劳动,也不可能坚持学习。
她们同去的知青,就有这种原因匆匆结婚的。
肖潇感激姜黎,关秀萍不置可否,她认为是肖潇自己聪明,复习用了大功,才能考上,最主要的是,关秀萍对肖潇只考了个中专很不满意。
现在肖赞华都补录上大专了,这不是要踩她家肖潇一头吗?
关秀萍只恨自己太老实。
政策规定是大专和中专不能兼报,但关秀萍事后才知道,因为招考不是同时,好多人偷偷兼报了,家属六院那边有个孩子,就初选都选上了。
这事人家家里一直瞒着没讲,怕有人举报,现在是录取通知书都到手了,家长高兴,喝了酒才透露出来一点。
关秀萍怂恿肖潇去补习班复读,再拼一把,争取考个大学,把肖赞华压住。
“妈!你知道我们师范学校总共就录取了几个人吗?就开了四个班,全省就取了一百八十个人。”肖潇特别不理解,她累死累活考上中专,居然还要她复读。
万一大学没考上,那她不是鸡飞蛋打?
肖潇不肯干这样的傻事,高高兴兴地跟着肖赞华一起准备三月份的开学。
肖家最高兴的,就是肖志刚了,两个闺女,一个大专一个中专,竟然都考上了,脸上的光都要照出八丈远,每天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肖志刚不因为肖潇只考上中专就偏心对待,肖赞华上学要准备的东西,肖潇一样有,姐妹俩的生活费也都是一样。
唯一让他窃喜又纠结的,是姜槐序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