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体验,就说明高考的第一道关,姜黎已经过了。
只要体检没有问题,被录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喻彦章快要得意死了,从姜黎要参加高考,喻彦章就盯着身边的子侄呢。
他们家是不缺大学生的,就连喻绍唐都被特招入学。
但姜黎不一样,去年的高考也不一样。
从年前开始,各地就已经开始陆续出成绩,喻彦章上窜下跳地打听,不知道多招人烦。
反正到现在姜黎的通知到了,喻彦章身边朋友的子侄,也就一两个收到通知的。
这就够喻彦章得意的了,尾巴都不知道翘起好高。
唯一可惜的是,姜黎本来打算在京市呆到过了十五再走,现在才初四,就要提前回江省去了。
“这是大事,你哼哼唧唧地做什么!长青他们初一就走了,没见你大哥二哥是你这鬼样子。”喻老爷子看不上喻彦章那依依不舍的样子,看姜黎的目光则满是慈爱和骄傲。
到底是他们耽误了孩子许多年啊。
喻彦章不服,那能一样嘛,他们做了多少年的父子,他才跟姜黎当了多久的父女?
喻老爷子让姜黎安心回江省参加体检,姜黎走的时候,他还想亲自送姜黎去火车站,姜黎忙把人拦住。
对姜黎来说,京市只要不刮风,就真不冷,跟江南那种又下雨又刮风的冷,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但对喻老爷子这样年迈的人不行,老人的冬天都格外难熬。
“爷爷,您安心在家里养着,过不了多久,我就又来了。”姜黎对和善的老人和听话的孩子向来比较有耐心。
喻老爷子连连点头,跟旁边的大儿媳妇夸,“我们黎黎孝顺。”
大伯娘也喜欢姜黎,笑着接茬夸起来,只喻彦章在旁边把白眼翻到天上,老爷子这是典型的对儿子要求严格,对自己没有要求。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姜黎安抚好爷爷和亲爸,利落地上了列车,这趟回去也没带什么东西,节礼年前喻彦章就准备好,由大伯娘就寄去了江省,。
至于姜黎的私人物品,反正还要来京市,她也懒得提来背去,就都留下了。
这边姜黎才走,喻彦章就已经在学校附近物色房子了,总是住大哥家也不方便,他想找个大点的房子,父女俩搬出来住。
要是老爷子乐意,不跟他争宠,捎上老爷子也行。
除了房子,保姆也一并在找,喻彦章自己就不是个过生活的人,不会做饭,也懒得搞卫生,他要跟姜黎住,可舍不得姜黎给他洗衣做饭。
想到这里喻彦章自己停了一下,自己都觉得自己可能想多了,姜黎可不像是会给他洗衣做饭的闺女。
啧,喻彦章很有自知之明,他还是别想这种美事了。
……
回到江省,姜黎拿到了通知单,也知道今年东升这边的知青考得都不错,只不过参加高考的比例实在是太大,不错的意思是只大队今年就四个人收到了体检通知。
加上公社其他大队的,数量不算少,其中一半都是在东升做事的。
而像有的公社,一个没考上的也有。
这里头少不了姜黎弄来来的一批批资料,但更多的是从东升创办起,大家知道知识有用,一个个又重新拿起了书本。
虽然大家当时关注的大多是种植相关的,但随着东升建起办公室,建起阅览室,大家看的书就不止是种植这一类了。
压抑了这么多年,他们这辈人对知识的渴求,是后辈都想象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