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天的时候,六千阔剑飞骑全部醒来,悄悄的用了战饭。
用战饭是有规定的。
只能半饱。
这是战国时吴起定下的军规。
五更天后,全军准备妥当,只等诸葛亮一声令下,便可全军出击。
太史慈向诸葛亮建议,不要六千骑一次全部冲出去,第一波只用三千骑,留下三千骑以为策应。
诸葛亮答应了。
天色将亮未亮之时,三千阔剑飞骑,每人一手握着阔剑,一手提着没有点燃的火把,背上背着弓箭,跟在太史慈的身后,悄悄出了壶口关的东门,踏着遍地的尸骸,风驰电掣一般,直扑袁军大营。
骄横了数月的袁军根本没有料到黄巾贼竟然还能发起反击,还敢发起反击。
毫无防备的袁军仓促应战。
冲进袁军大营的三千阔剑飞骑,兵分三路,用袁营的火点燃了手中的火把,然后四处放火,将袁营点得火光冲天。
点燃袁营,造成混乱之后,阔剑飞骑再开始舞动手中的阔剑,逢人就杀,见人就砍。
就在袁军的将士仗着自己人多势众,企图包围太史慈的时候,又有一支千余骑阔剑飞骑从壶口关中冲杀了出来。
这支阔剑飞骑冲出来后,并不是沿着太史慈的道路冲杀进去和太史慈会和,而是人人手持硬弓,组成一字长蛇阵,围着袁营一面奔驰一面放箭。
他们在出征前,诸葛亮就是这样命令他们的,而且为了防止他们恋战,这支阔剑飞骑冲出城来的时候,每人只带了一张弓,三十支羽箭,没有装备阔剑。
阔剑飞骑和西凉铁骑不一样。
如果说西凉铁骑是重装甲部队的话,那阔剑飞骑顶多就是轻装甲部队中的特种兵。
所以,阔剑飞骑对骑兵的骑术、剑术和弓箭的准确度都有极高的要求。
尤其是后来又吸收了匈奴人的骑兵战术,那越发的是如虎添翼了。
第一支阔剑飞骑中的飞射骑兵冲出城半个时辰后,诸葛亮又派出了第二支飞射骑兵。
第二支出城后的攻击方向和第一支是反的。
第一支是从左边进攻,绕一圈后,从右边返回;
第二支是从右边进攻,也是绕一圈后,从左边返回。
太史慈三千主力在袁营之中,时而分散收割人头,时而集中冲击人墙。
无论是袁军还是曹军,在中原地区何尝见过如此剽悍灵动的骑兵?
就在这时,壶口关的城头忽然鸣金。
鸣金在古代是撤军的信号。
但是今天不一样。
在出征之前,诸葛亮对太史慈和每一名骑兵都说得清楚了,听见鸣金之声,那就是袁营已经混乱不堪,可以猛冲猛杀,不要有任何的顾忌。但是,一旦听见战鼓隆隆,那就必须马上撤退,不得有丝毫的犹豫和恋战。
诸葛亮这是在和袁军上上下下的大将小兵打心理战。
当袁军遭受到突然袭击之后,尤其是被打得晕头转向之后,都希望黄巾贼寇能主动撤退。
一听见壶口关城头的鸣金声,那袁军必然是大喜过望,那最后仅存的一点为了活命而燃起的斗志也会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