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35章 收手吧,陛下!
第(2/2)页

另外,太子肯定也不希望朝廷再次大肆杀戮。

朱榑言辞恳切,希望皇帝节哀,以大局为重,同时,考虑一下太子生前的意愿,对涉及的官员,施以惩戒就可以,给众多官员戴罪立功的机会。

太监念完奏章,整个朝堂一片寂静。

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朝堂上没有哪个大臣,敢主动提起这个案件,更没有人敢为牵扯其中的官员求情。

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

没想到,远在秦洲的齐王殿下,居然还惦记着这些被牵扯到案件里面的官员,有如此胸怀,如此眼光。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替众多官员求情。

朝中的大臣,又是替秦王担忧,又是无比感动。

自从太子病逝,各个皇子就往应天府送来奏章,书信,表达哀痛之情,但是对于空印案,只字未提。

没有哪个皇子,愿意卷入其中,尤其是之前各地藩王与太子针锋相对,从某种程度上说,太子的病情复发,与各地藩王也有一些关系。

所以,现在,所有的人都急于撇清关系,而不会主动往火坑里跳,只有远在秦洲的齐王殿下,不顾一切的站了出来,替大臣们说话。

朝堂上的大臣,都不敢吭声。

暗暗为齐王殿下捏了一把汗,唯恐这封奏章,触了皇帝霉头。

朝堂之上,朱元璋并没有表态,但是,却让官员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皇帝这次,没有发火,更没有斥责齐王殿下。

有戏啊!

希望陛下,这次能听进去,给众多官员一条生路。

而几天之后,一封普通老百姓的书信,送到了朝堂之上。

这封书信,之所以能够呈现在朝堂上,自然是因为齐王集团的运作。

这种情况,是非常少的,虽然说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对于普通老百姓非常重视。

百姓甚至可以押送一些官吏,送到应天府,让皇帝替他们申冤。

但是寻常老百姓给皇帝写信,还能把信送到朝堂上的情况,在大明王朝可是第1次。

这封书信是格物学院的一名学生写的。

他没有任何背景,就是寻常的一个老百姓,名叫郑士利,目前,在格物学院已经学习了三年,也不参加科举,就爱研究格物学那些新颖的知识。

这封书信,提了好几件事情,洋洋洒洒数千字,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空印案。

郑士利在书信中提及:陛下想严厉治罪空印的人,主要是担心奸吏把空印文册移作他用,危害百姓而已。

但文书必须用完全之印才可以用。现在考校用的书册,是骑缝印,合并书缝组成的印,而非一印一纸可比。

纵然得到,也不能用,何况这种纸张,并没有那么容易得到呢。

钱谷的数目,府一定要对合省,省一定要对合部,数目难以凭空决定,到了部里才能定下来。

省、府距离部,远的有六七千里,近的也有三四千里,册子完成以后再用印,往返非一年半载不可。

所以,才先盖章,而后书写,这也只是权宜之计,由来已经很长久了,哪里值得这样深究罪责呢。

而且大明立法,必须先公布出来,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然后才用来惩治犯法的人,因为他是明知故犯。

但自立国至今,不曾有空印的法律。有关部门,互相承认空印的事情,不知有此种罪。

现在一旦诛杀,怎么能使被杀的人心服口服。

朝廷寻求贤士,设置众官,得到贤士很难。

官位至郡守,都是努力数十年才成就的。

通情达理清廉明察的人才,并非如草芥一样,可以割去而能重新生长。

陛下为什么以不足以治罪的罪,而失去足以任用的人才呢?

臣私下里,为陛下感到可惜。

郑士利先是替皇帝开脱,皇帝这么重视空印案,其实也是为老百姓考虑,担心贪官污吏,借用漏洞,危害百姓。

随后,又言明空印案的原委,不知者不罪,何况,大明之前并没有明文规定,这种事情属于犯罪。

加上官员培养不易,如此轻易诛杀,实在是大明的损失和不幸。

这封书信,属于普通老百姓的劝谏之书,这在以往,是非常罕见的。

若是官员,哪怕是没有入朝为官,身上有功名,朱元璋一旦发怒,搞不好,都要治罪。

但偏偏,对方是一个寻常的百姓,只不过是在格物学院,读了几年书而已。

身上,一点功名都没有西。

家庭背景,也非常简单,就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

面对这样一封书信,朱元璋陷入沉思。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2/2)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免费阅读你全国通了高速(1-354)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笔趣阁你全国通了高速我双眸轻启,便寂灭灾难核战废土快穿:病美人仙君又拿白月光剧本全身瘫痪的我在末世重获新生万色蝶会梦到电子猫吗竹韵梅香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克系执法官1990:从鲍家街开始背了情债咋办?给暗恋对象们一个家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灾难命中率画卷通古今,娇养的大将军奉我为神明直播:修仙归来重生1992圆梦之路风姿绰约逾妻不候,陆少跟着捡漏!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娘娘专心宫斗,只为退休当太后快穿:绑定大佬后综影视之大道坦途一天涨一年功力,我横压亿万天骄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无限诸天:从获得史蒂夫面板开始快穿之我家宿主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