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朱樉杀了地方官员的事情,朱元璋都没有惩罚他,因为从某些角度来讲,朱樉确实是有这个权力的,只是朝廷没有明文约束、规定罢了。
现在,朝廷已经补上了这个漏洞,不允许再随意诛杀地方官员,但是,秦王朱樉毕竟是二皇子,朱元璋也没有给他太重的处罚。
如今,他刚回到驿馆,周围那么多的外邦使者,当着外人的面,他闹出这么大的笑话,简直就是丢了大明王朝的脸面!
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取消了他宗人令的资格。
又下达了圣旨,让三皇子朱棡,晋升为宗人令。
同时,罚没秦王朱樉一年的俸禄。
日后,如果再犯错,直接取消他的藩王资格!
这一番处罚,可是非常严重的,这一年的俸禄,倒不算什么,随便搜刮点民脂民膏就回来了。
刚刚得到的宗人令,被取消了,这是非常难受的。
宗人令,那就是宗人里面的头头,在宗族面前,是非常有脸面的,即便是宗族里面的长辈见了他,那也得客客气气的。
其他的一帮子小弟,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这个位子还没坐热乎呢,就让朱元璋给取消了,而且,还谣言,如果他再犯任何错误,就直接取消他的藩王之位!
这不是闹吗?!
取消了藩王,那他变成了什么?
庶人吗?!
他可是皇帝的儿子,从藩王变成一个普通老百姓,这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父皇真是疯了!!
秦王朱樉内心翻江倒海,但也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心不甘情不愿的跪下来,请求朱元璋的原谅。
“父皇,儿臣知错了,请父皇收回成命吧!”
可惜,朱元璋心意已决,此事已经成了定局,并责令他立刻返回秦地,不得耽搁。
其实朱元璋也是为这个老二操碎了心,因为用不了多久,朝堂上就必然会有言官,弹劾朱樉。
让这小子在应天府多待一天,鬼知道他还会闹出怎样的乱子。
虽然秦王朱樉在应天府待的时间不长,但闹出的动静着实不小。
整个应天府都传遍了!
在驿馆这种地方,公然打死一名奴婢,还被那么多外邦使者看见了,这简直是有损大明王朝的颜面啊。
大明王朝对外一直宣称,是礼仪之邦,好嘛,这秦王直接当着外邦使者的面,打死了一个丫鬟,那可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
你要是私底下打死了,也还好说,偏偏当着外邦使者的面,就算是寻常的老百姓听到之后,也是纷纷摇头。
这事情也作为情报,传回秦洲府,朱榑得知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々我这刚刚收到父皇成立宗人府的消息,二哥担任宗人令。
这第2道消息,就说二哥的宗人令被取消了??!!”
朱榑看到这情报,是哭笑不得啊。
但是想想二哥那脾气秉性,他反而更容易理解一些!
其实二哥特别像暴发户,老朱家打下了天下,现在,对他而言,就是享受的时代。
整个江山都是老朱家的江山,那自己作为二皇子,自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他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
加上他又排行老二,又手握大权,在封地里,更是飞扬跋扈的不得了。这才导致他进入应天府之后,直接惹恼了朝堂的文武百官,热闹了太子朱标,也惹恼了朱元璋。
再加上打死丫鬟的事情,让朱元璋对他是无比的失望。
其实,太子朱标病逝,作为老二的朱樉,原本是有机会争一争太子之位的。
秦王朱樉能够给自己打造超越规制的五爪龙床,就说明他对于皇位,也是有所觊觎的,作为皇子,尤其是作为排名比较靠前的皇子,其实有这个想法,并不意外。
燕王朱棣现在已经默默做一些准备了,手底下的谋士,也都在帮他暗中积蓄力量仆。
但是秦王朱樉的性格,却注定了他成不了大事。
朱元璋更是对他失望透顶,所以,在太子朱标病逝之后,朱樉直接就被排除在外,而如果跳过老二,去选老三,老四,那更会引起动乱。
所以,最终朱元璋才选择了朱允炆,最起码,从礼制上来讲,朱允炆这边还算说得过去。
秦王返回驻地,此事也就告一段落,三皇子朱棡,正式上任宗人令。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