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酒的生意,比烟草提前一步,在过年之前,就有一船酒,扬帆起航,驶向欧洲。
朱榑则写了一封奏章,呈送朝廷。
这奏章,每次过年之前,都是要写的。
一来,是封地内一年的总结,二来,相当于给皇帝,皇后拜年。
朱榑大体说了一下秦洲这边儿,今年的发展状况,和发生的重大事件。
随后,又给朱元璋提了一条建议。
现在,北元朝廷已经彻底退出草原,残余势力躲入北寒之地。
大明军队已经休整了一段时间,所以,朱榑提议,继续往北进攻,因为北边还有大片的土地,那里,虽然寒冷,但是物产丰富啊。
朱榑非常清楚,日后的沙皇时代,以及后来的苏联时代,是多么的强大。
除了那边民风彪悍,热衷于战斗之外。地理因素也非常重要,这片广袤的北寒之地,蕴藏着丰富的化石能源。
首先无法忽视的就是石油,根据后世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在所有国家当中,可以排到第8位!
在大明王朝这个时代,石油的地位并不算高,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展开,石油的地位会凸显出来。
虽然说大明王朝内也蕴含着大量的石油,但是人口众多。
这种资源,自然是多多益善。
煤炭也同样拥有巨大的储量,在后来已经探明的煤113炭,居世界排名第2位。
天然气资源更是非常丰富,探明的储量,位居世界第1位。
这种化石能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提升,其地位会越来越高,为了争夺这些能源,各个国家将频繁爆发战争。
在后世,如果把这些能源进出口掐断,停止往欧洲一带输送,欧洲各个帝国都得哭。
除此之外,还拥有大量的农林牧资源,也是居于世界首位。
丰富的淡水资源,居于世界第2位。
还有各种金属资源,也都是名列世界前茅,为苏联时代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而且,现在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进攻北寒之地的大好机会。
现在那边还没有崛起,但是如果给他们发育的时间,整合成一个大的帝国,到时候再去进攻,就会比较麻烦。
北元朝廷虽然被大明王朝打出草原,但是他们在北寒之地,依旧拥有大片的土地。
北元的残余势力,在北寒之地,其实是拥有相当大的统治力的。
对付不了大明王朝,对付当地的欧洲土著还是绰绰有余。
朱榑的意思,是以攻打北元残余势力为目标,顺带着把整片区域全都收入大明王朝的版图,彻底消灭北元的残余势力。
朱元璋看到之后,与诸位大臣也展开了讨论,但是最终不了了之。
这与历朝历代,大一统思想的局限性有关,大一统的范围,基本上是在中原。
北边的土地,在明朝之前,历朝历代都没有人去染指。
从秦始皇北击匈奴,到汉武帝完全消灭匈奴,汉人从来没有在北方定居的想法,骨子里,中原王朝就不认为北方属于自己。
朱元璋也是这个思想,所以,他并没有收复的想法。
其次,就是客观条件,还不太允许。
击溃北元朝廷之后,大明王朝的版图扩大很快,它与秦洲这边不一样,秦洲是没有什么敌人威胁的。
欧洲想去进攻,需要跨越重洋,但是北边这片土地,有大片大片的草原,与大明王朝那边密密麻麻的城池,形成鲜明对比。
从军事角度看,完全是门户大开。想要守卫起来,难度还是不小的。
这里没有什么长城,也没有太多的天险。敌人很容易长驱直入,所以,大明王朝目前还处于消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