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头亲戚,哪个针线活好的人,都叫过来。一件衣服十文钱,当天计算工钱,手脚利索的,过年前能赚到一两银子。”
梁田说话轻飘飘,却不知这些话全都打在女人心里头,让她们内心砰砰跳。
大舅母颤抖地问一句,“真的?”
“假不了。你要是答应,现在就可是算件,一件衣服十文钱。”
大舅母想笑又不敢笑,她不敢答应下来,看向婆母。
吴氏拿主意,“囡囡,你还要多少人?”
“两三个吧。”
吴氏点头,“明慧,你留在这里,我回家带孩子,家里你不要操心。”
大舅母大喜,“唉,好。能成。”
家里离得远,走的是山路,梁李氏不放心让母亲现在就走,硬是留到第二天。
“这个南瓜,好吃的,带上。”
“这个南瓜饼带在路上吃。”
“这鸡自家养的,你带回去尝尝味道。”
“这些鱼丸你带回去,给我哥尝尝。”
“羽绒被、羽绒服不能漏了,分给我那些侄子穿。”
梁李氏不断往箩筐塞东西,箩筐都要挑不动了。
“够了,够了,带不了这么多。”吴氏拦着她。
吴氏不好意思地对亲家母说:“真的是太客气,我空手而来,带走这么多东西。”
梁奶奶将一包糖塞进箩筐里,笑着说道:“你客气啥啊,这几年要不是你们帮着,大宝他们就活不到现在。”
“想当年囡囡刚出生,没有奶吃,还是靠你送来的小米熬粥活过来的。”
梁田:有这事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虽然她记忆力超群,但这副身躯让她吃了睡,睡了吃,很多小事没有放在心上。
而且前两年也是饿得慌,睡着就了不饿了,忘记吃什么,这也是正常的。
送给吴氏的东西多,一下子拿不全,梁田让大宝去找梁宽,麻烦梁宽送吴氏回去。
下午,梁有才外出回来了,带回了两口大锅、一批绣坊做的半成品。
这一批是上等货,将来是要卖大价钱的。
所有参与制作的女工都需要穿干净的罩衫,洗干净手脚,衣物上不得有半点脏东西。
为了照顾做衣服的人,梁田让奶奶从村里雇佣两个孤寡老人洗羽毛。
“大冷的天,去河水里洗羽毛真遭罪。梁有才家的也真敢叫。”喜婶吐槽道。
有福家的冷哼,“我看你是眼红了,别说一天五文钱了,就是三文钱一天我也去。”
在这个时代里,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妇女想要赚一文钱,难过登天。
发达地区的女子,还能织布赚上几文钱,在培南州府这贫穷的地方,根本没有机会给她们去赚钱。
“跟她说什么,我们去挖蚯蚓,梁有才家还收蚯蚓呢。五斤就能得四文钱了。”
边上的好友拉走了有福家的。
有福家的回家去和梁有福说起梁有才家的事,“你说我们家对他那么好,他怎么叫别人而不叫你去呢?”
“我觉得有才做的没错,我们两个没有那几文钱还能过日子,那十六叔和无牙婆,要是没了那几文钱就活不下去。”
“你不知道,无牙婆这几天吃的是草根,要不是梁有才接济,她就饿死了。”
小孩子抢话说:“我还看见十六爷爷吃泥巴。”
“救人一命,积善积德。算了吧,不要和他们抢活。”
梁有福去磨刀,“我进山砍柴去,梁有才家收柴火,一担干木柴能得五文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