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啊,这么多钱呐。”
“这里有二十只,不得四两银子!”
“二百文一只,梁有才家发大财了。”
“这鸡是吃黄金长大的吗?怎么能卖到这个价钱。”
陈琦笑着看梁田,再对乡亲们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就管吃,不管养。
不过这鸡是真的好吃,鸡汤也香,简直是神仙鸡。”
“这是黄金鸡,怎么养的?能教教我们不?”
“怪不得婶子不孵鸡蛋了,原来养鸡也能赚大钱。”
陈琦走了,却给梁田留下大麻烦。
二百文一只鸡的消息,在村子里传播,得到消息的人都到梁有才家看看。
一来是想知道是不是真的,二来是想打听一下怎么养的。
“要不,我们也用笼子养鸡?”
“养鸡容易,可你有那么多粮食喂鸡吗?”
“这有多难啊,不就是喂蚯蚓、虫子、米糠嘛。”
大家都觉得很容易,很多人跟风用笼子养鸡。
以前他们翻开粪堆抓蚯蚓卖,现在翻粪堆抓蚯蚓喂自家鸡。
可是养了几天就有人受不了了,“这也太臭了。”
“鸡粪在那里,风一吹那臭味就往屋子里飘,不说白天了,就是晚上睡觉也难受。”
“走,我们找婶子问问去,为什么她家没有臭味。”
男人就去找梁有才,女人去找梁李氏或是梁奶奶,他们(她们)就是想知道这鸡是怎么养的。
家里头客来客往的,弄的梁田烦躁不休,索性躲到新房去,或是躲到实验室去。
客人多了就会到处走,那蘑菇房和木耳房经常一人去掀门帘。
虽然有大狗镇住,但还是有大胆的人走进去,破坏菌床。
不得已梁奶奶到村里去,到村里的大树根下,和他们唠唠嗑。
“这养鸡啊,我知道,我跟你们说啊……”
梁奶奶每日往大树根一坐,上门的客人就少了。梁田再把院门一关,耳根清净许多。
“有人在家吗?”
外头有人叫门,梁田不理会,想着只要不回应她们就会走了。
却不想敲门声砰砰响,持续了好一会儿。
迫不得已,她去开门。
打开门一瞧,是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眼角带有湿意。
边上站着个嫂子,后背上还背着个小娃娃,她也是一脸焦急。
她们的脚下放着两担子稻谷,稻谷上还压着两个大袋子,看上去也像是稻谷。
“你找谁?”
“囡囡,这是囡囡。”嫂子声音沙哑地说。
“在家就好,在家就好。囡囡,我是外婆。”
外婆!
梁李氏带着大宝三个到河边洗羽毛去了,梁田连忙去追人回来。
母女二人一碰上,抱头痛哭,外婆拍打着女儿。
大舅母带着哭腔说:“秋收之后就开始盼你们上门,这都入冬了,也不见你们上门。
也不见有口信过来,婆母都以为你们上山做山民去了。”
前两年梁有才家穷,年年都是靠着娘家接济过日,这娘家人都是知道的。
秋收过后,吴氏就分一些粮食出来接济女儿,可是在村口等了一天又一天,都不见女儿(外孙)上门。
越是得不到消息心里想的越多,吴氏担心女婿一家跑进山林做山民去,在家等不了就挑着粮食过来寻亲。